时间: 2025-04-30 16:4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25
废瑟词
作者: 张籍 〔唐代〕
古瑟在匣谁复识,
玉柱颠倒朱丝黑。
千年曲谱不分明,
乐府无人传正声。
秋虫暗穿尘作色,
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
此瑟还奏云门曲。
古老的瑟琴藏在匣子里,谁还能识得它的音色?
玉制的琴柱倒了,朱红的丝弦变得黯淡无光。
千年的曲谱已不再清晰,乐府中无人能够传承它的正声。
秋虫在尘土中暗自穿梭,腹中却不分清工匠的名字。
何时才能在天下复兴古代的音乐?
这把瑟还能再奏出云门的乐曲。
张籍,字子容,号希夷,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6年,卒于公元830年。张籍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的敏感洞察而著称,尤其擅长写边塞和咏史诗。
《废瑟词》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迁和文化衰退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瑟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怀念与失落,反映出对时代沧桑的深刻感慨。
《废瑟词》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古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过去音乐文化的珍视与现实的无奈。开篇“古瑟在匣谁复识”便点明了主题,古瑟的存在虽在世,但无人识得其音,象征着古文化的被遗忘。接下来的“玉柱颠倒朱丝黑”,通过具体的物象描绘了瑟的破败和衰退,突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情与冷漠。
诗中“千年曲谱不分明,乐府无人传正声”则暗示了古代音乐文化的失传,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随着“秋虫暗穿尘作色”,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表达了对未来复兴古乐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籍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唐代社会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整首诗抒发了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怀念与对现代文化衰退的忧虑,表达了希望复兴传统文化的渴望。
《废瑟词》的作者是谁?
“古瑟在匣谁复识”中的“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云门曲”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