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

《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

时间: 2025-05-07 16:50:26

诗句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

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

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峡猿亦何意,陇水复何情。

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

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

因听思归鸟,神气独安宁。

问君何以然,道胜心自平。

虽为南迁客,如在长安城。

云得此道来,何虑复何营。

穷达有前定,忧喜无交争。

所以事君日,持宪立大庭。

虽有回天力,挠之终不倾。

况始三十馀,年少有直名。

心中志气大,眼前爵禄轻。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

退不苟免难,进不曲求荣。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获戾自东洛,贬官向南荆。

再拜辞阙下,长揖别公卿。

荆州又非远,驿路半月程。

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

谁谓谴谪去,未妨游赏行。

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

太仓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

尚达死生观,宁为宠辱惊。

中怀苟有主,外物安能萦。

任意思归乐,声声啼到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0:26

原文展示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
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
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峡猿亦何意,陇水复何情。
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
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
因听思归鸟,神气独安宁。
问君何以然,道胜心自平。
虽为南迁客,如在长安城。
云得此道来,何虑复何营。
穷达有前定,忧喜无交争。
所以事君日,持宪立大庭。
虽有回天力,挠之终不倾。
况始三十馀,年少有直名。
心中志气大,眼前爵禄轻。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
退不苟免难,进不曲求荣。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获戾自东洛,贬官向南荆。
再拜辞阙下,长揖别公卿。
荆州又非远,驿路半月程。
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
谁谓谴谪去,未妨游赏行。
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
太仓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
尚达死生观,宁为宠辱惊。
中怀苟有主,外物安能萦。
任意思归乐,声声啼到明。

白话文翻译

山中没有栖息的鸟,夜半传来嘤嘤的叫声。
似乎在诉说归家的快乐,行人听得掩面而泣。
大家都怀疑这条山路,迁客多是南行。
忧愤的气息久久不散,化作了精灵。
我说这山中的鸟,根本不因人生而鸣。
人心自有故乡,想要发出思归的鸣叫。
孟尝在平常时,琴声悦耳清脆。
雍门的一句感言,使我泪洒衣裳。
魏武的铜雀妓,日日与欢乐相伴。
一旦遥望西陵,想唱歌却先流泪。
峡谷中的猿猴又何意,陇水又有什么情。
为愁苦的人而鸣,都是肠断般的声音。
请看元侍御,他也在此邮亭住宿。
因听思归的鸟叫,心神独自安宁。
问你为何如此,答曰内心已平静。
虽是南迁的客人,却如同在长安城。
云得到此道来,何必再担忧经营。
穷达有前定,忧喜无争斗。
所以每日事君,持宪立于大庭。
即便有回天之力,最终也无法改变。
更何况三十多岁,年轻时名声正直。
心中志气高昂,眼前的爵禄轻如鸿毛。
君恩如雨露,君威如雷霆。
退时不求苟免,进时不屈求荣。
在火中辨别玉石,在霜中识别松贞。
展禽任三黜,灵均长久清醒。
获罪自东洛,贬官至南荆。
再拜辞别阙下,长揖告别公卿。
荆州并不遥远,驿路不过半月程。
汉水映照天碧,楚山插入云间。
江陵的橘子像珠子,宜城的酒如蜜糖。
谁说被贬谪就不能游赏,人生百岁间,天地暂时寄身。
太仓一瓢米,大海一浮萍。
身心随意逍遥,心愿寄托于头陀经。
既已达成生死观,何必为宠辱所惊。
内心若有主宰,外物又怎能缠绕。
任由思归的快乐,声声啼鸣直到天明。

注释

  • 嘤嘤:形容鸟鸣声。
  • 迁客:因政治原因而被贬谪的客人。
  • 孟尝:指孟尝君,春秋时期的名士。
  • 铜雀妓:魏武帝曹操的铜雀台与歌妓。
  • 雍门:指雍正皇帝的门,常用来指代朝廷或权贵。
  • 三十馀:三十多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四川,后在长安任职。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社会民生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创作于白居易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他用鸟鸣、山水等意象,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对故乡的思恋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接着,诗人通过听鸟鸣而感受到的思乡之乐,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的心态。

诗中多次提到“迁客”,这是对自己身份的自省,表达了对贬谪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渴望。与此同时,诗人对自身志向的坚持和对荣华富贵的淡泊,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后半部分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为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充满了诗人的智慧与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人生的感悟,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成熟的人生观与对灵魂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描绘深山中夜晚的孤寂,鸟儿的鸣叫犹如人的哀愁。
  •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鸟鸣似在诉说归家的快乐,行人听后不禁流泪,暗示对故乡的思念。
  •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迁客对这条山路产生疑虑,暗示流亡者的苦闷。
  •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忧愤之气未散,仿佛凝结成了精灵,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诗人认为山中的鸟鸣并不因人而生,揭示出人心对故乡的向往是自发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愤比作精灵,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无形与幽深。
  • 拟人:鸟鸣被赋予了人类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坚持。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思个人的遭遇,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体现了对自由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乡与自由。
  • 山水:象征大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 琴声:象征艺术与心灵的慰藉,暗示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迁客”是指什么人?
    A. 诗人的友人
    B. 被贬谪的人
    C. 游客
    D.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孟尝”指的是谁?
    A. 孟尝君
    B. 孟子
    C. 孟尝书
    D. 孟尝家族

  3. 诗人用何种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水
    B. 月
    C. 鸟鸣
    D. 山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 - 杜甫:也表现了对国家和故乡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白居易更强调内心的哲理和对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为直接和情感化。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相关研究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底树 浪淘沙 题蒋仲蓠湘江幽怨图 浪淘沙 浪淘沙 邓尉山行 浪淘沙令 即景,用杜安世体 浪淘沙·春晚偕中山大学及门诸子泛荔枝湾赏红棉,吊昌华故苑。以渔洋歌舞冈绝句分韵,得冈字 浪淘沙 其四 浪淘沙 歌楼逢戴琴生即送其归洞庭 浪淘沙 王江华到巴陵,来电约一会,竟未果 浪淘沙 雨夜怀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礼佛 瓦罐不离井口破 旡字旁的字 语态 昏昏默默 额蹙心痛 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心 骆驿 一把手 搜神夺巧 貝字旁的字 枷脰械手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