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对镜

《对镜》

时间: 2025-07-27 08:52:45

诗句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

去作忙官应太老,

退为闲叟未全迟。

静中得味何须道,稳处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黄绮在,闻吾此语亦分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2:45

原文展示:

对镜
三分鬓发二分丝,
晓镜秋容相对时。
去作忙官应太老,
退为闲叟未全迟。
静中得味何须道,
稳处安身更莫疑。
若使至今黄绮在,
闻吾此语亦分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己容貌变迁的感慨。三分的鬓发已经白了两分,清晨的镜子中映出他秋天般的容颜。曾经忙于官场的生活让他感到老去,而如今退隐为闲人则尚未完全迟暮。在静谧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何必多言呢?在安稳的生活中更应该坚定自信。如果黄绮(指年轻时的美好时光)还在,听到我此番言论也会有所感触。

注释:

  • 鬓发:指两侧的头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龄。
  • 秋容:比喻老态,秋天象征成熟和衰老。
  • 忙官:指在官场中忙碌的人,暗指对官职的追求。
  • 闲叟:指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齐名。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广泛,关注社会民生,尤其以乐府诗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背景中可以看到他在官场的经历和退隐后的心态。

诗歌鉴赏:

在《对镜》中,白居易通过对自己容貌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诗的开头以“鬓发”和“秋容”引入,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迹象,蕴含着对年轻时光的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忙碌官场生活让他感到岁月的无情,而如今的闲适生活又使他重新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和自信。

诗中提到的“静中得味何须道”,反映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心的满足高于外在的表现。最后两句引入黄绮,暗示着年轻的美好时光,但同时也带有一种无奈的接受,显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宽容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分鬓发二分丝”:形容头发已白,体现衰老。
  2. “晓镜秋容相对时”:晨光中看到自己如秋天般的容颜。
  3. “去作忙官应太老”:曾经为官的忙碌让他变得苍老。
  4. “退为闲叟未全迟”:退隐后虽不再忙碌,心态尚未完全老去。
  5. “静中得味何须道”:在宁静中品味生活的乐趣,无需多言。
  6. “稳处安身更莫疑”:安定的生活更要坚定自信。
  7. “若使至今黄绮在”:若是年轻的时光仍在。
  8. “闻吾此语亦分司”:听到我此言的黄绮也会有所感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忙官”和“闲叟”,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秋容”比喻衰老,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状态的哲学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安宁与自信。

意象分析:

  • 鬓发:象征年龄和时间的流逝。
  • 秋容:象征成熟与衰老。
  • 黄绮:象征年轻时的美好与朝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对镜》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青春的美好
    • B. 衰老的感慨
    • C. 官场的忙碌
    • D. 乡村的宁静
  2. “静中得味何须道”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寂寞
    • B. 宁静的满足
    • C. 忧伤
    • D. 焦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的《对镜》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感慨,但白居易更偏向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渗透着英雄豪情和对过去的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白发 对镜吟 赠僧五首。宗实上人(实即樊司空之子舍官位妻子出家)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兼简尚书 忆江南·江南好 天可度-恶诈人也 与沈杨二舍人閤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 清调吟 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桐树馆重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费尽心机 重气轻命 精忠 大字旁的字 奇瓌 一字旁的字 以疾掩迟 击刺 鬻儿卖女 龙草 连枝带叶 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危结尾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片文只字 页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