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5:38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
整天只说话而无声,半夜栖息却又惊醒。
我被关在彩色的笼子里,心中苦闷却又分外清晰。
傍晚起身归巢,思念着春天的伴侣声音。
谁能把这笼子拆掉,让我自由飞翔,畅快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鹦鹉的形象和情感,传达了对自由和伴侣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后仕途甚顺,曾任多地官职。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心民生的主题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鹦鹉》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唐朝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困扰,诗人通过鹦鹉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伴侣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鹦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伴侣的思念。诗中,鹦鹉被关在笼中,整日沉默,夜间惊醒,展现了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鹦鹉的苦闷,映射了自己在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尤其是“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一句,既表现出生活的华丽外表下的无奈,也传达了内心的清晰与苦痛。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希冀能打破这种束缚,获得自由和快乐,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渴望。这不仅是鹦鹉的心声,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投射。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小动物的描写,启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由和伴侣的渴望,表达了个体在面对束缚时的苦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竟日语还默”的意思是:
A. 整天说话
B. 整天沉默
C. 整天说话却默默无声
D. 整天吵闹
诗中的“彩翠”指:
A. 颜色鲜艳的鸟
B. 华丽的笼子
C. 花草树木
D. 美丽的天空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
A. 对伴侣的怀念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