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朱司封知登州

《送朱司封知登州》

时间: 2025-04-27 19:31:52

诗句

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

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

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

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

行将劝农耕,用之卜阴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1:52

原文展示:

送朱司封知登州
梅尧臣

驾言发夷门,
东方守牟城。
城临沧海上,
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
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
人物亦纵横。
变怪其若此,
安知无蓬瀛。
昨日闻公说,
今日闻公行。
行将劝农耕,
用之卜阴晴。

白话文翻译:

我乘车从夷门出发,
向东驶向守牟城。
城边临近沧海,
我不厌倦那风涛的声音。
海市蜃楼有时可见,
街坊屋舍显得空荡。
车马偶尔隐约可见,
人影也在纵横交错。
如此变化奇特,
谁能知道没有蓬莱仙境。
昨天听你谈论,
今天听你启程。
前往将劝农耕,
用以占卜阴晴天气。

注释:

  • 驾言:驾车出发。
  • 夷门:古城名,指出发的地方。
  • 守牟城:地名,指目的地。
  • 沧海:广阔的海洋。
  • 不厌:不觉得厌烦。
  • 海市:海市蜃楼,海面上因光的折射而出现的幻景。
  • 闾屋:街坊和房屋。
  • 变怪:变化奇特。
  • 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 劝农耕:劝说人们从事农耕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南唐人,后仕宋,时为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受王维、孟浩然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送别友人朱司封前往登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中描绘了出行途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风情,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送朱司封知登州》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驾言发夷门”,便带出一种出发的气氛,紧接着描写了东方的守牟城,给人以地理位置的感知,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紧接着“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表达了诗人对海的喜爱,风涛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

在“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中,海市蜃楼的出现与街坊屋舍的空虚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幻。而“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展现了繁华的市井生活,描绘了人们的交往与生活的忙碌,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景象。

“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一句则引入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蓬莱仙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最后几句“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驾言发夷门:乘车离开夷门,表现出行的开始。
  2. 东方守牟城:意指前往的方向与目的地,地点明确。
  3. 城临沧海上:城边临近海洋,勾勒出自然景观。
  4. 不厌风涛声:表达对海浪声的喜爱,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5. 海市有时望:海市蜃楼偶尔可见,带出一种神秘感。
  6. 闾屋空虚生:街坊的房屋显得空荡,暗示世事变迁。
  7. 车马或隐见:偶尔可见车马,表现生活的繁忙。
  8. 人物亦纵横:人们在交错行走,展现人情风貌。
  9. 变怪其若此:变化奇特,令人惊奇。
  10. 安知无蓬瀛:谁能知道没有仙境蓬莱,表达理想的追求。
  11. 昨日闻公说:表达对友人谈话的回忆。
  12. 今日闻公行:今天听说友人启程,表现对友人的关心。
  13. 行将劝农耕:出行将要劝导农耕,体现对生活的关注。
  14. 用之卜阴晴:借此占卜天气,表现出对未来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市”象征幻景,表达对非现实的向往。
  • 对仗:诗句平衡,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风涛声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夷门:象征出发与旅程的开始。
  • 沧海:代表广阔与未知,寓意人生的旅途。
  • 海市蜃楼:象征理想与幻景。
  • 农耕:体现对生活的关注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送朱司封知登州》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海市”指的是什么? A. 海洋的市场
    B. 海市蜃楼
    C. 海边的城市
    D. 海洋的景色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
    B. 描写自然风光
    C. 反映社会生活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朱司封知登州》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强调情感的波动,而梅尧臣则多了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李白的语言豪放,梅尧臣则更加内敛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捧檄家山 渔父 有所见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龙兴灯夕 西湖山居灯夕 听演师琴 书里中所见 捧檄家山 冷泉观放水 春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寥戾 歹字旁的字 轻车减从 齊字旁的字 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十三画汉字大全_详细解析二十三画汉字及其书写技巧 天殛 田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田字旁的字 昔邪 防微杜衅 姑恕 脱皮掉肉 又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夕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茅室土阶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幕后指点 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