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21
送知和州杜驾部
桐花欲开时,群噣争哺儿。
但求黄口饫,焉问丹穴饥。
常山有四鸟,将飞昔已悲。
中间忽殒逝,岂得安其枝。
一饮必屡顾,每啄必迟迟。
今朝竟矫翼,去向江之湄。
衔芹不自食,欲遗孤与雌。
此义实已重,莫为枭所嗤。
世俗多嫌忌,我胡为此诗。
在桐花即将盛开的时候,许多小鸟争着喂养自己的幼雏。
它们只求能让黄嘴的小鸟饱足,哪在乎丹穴中的饥饿呢?
常山有四只鸟儿,曾经飞翔的时候是多么悲凉。
其中忽然有一只鸟陨落,哪能让它安稳地栖息在树枝上呢?
每次饮水时都要多次回头,每次啄食时都要缓慢而迟疑。
今天早上它终于展开翅膀,飞向江边的岸边。
衔着芹菜却不自食,想要留给孤雏与雌鸟。
这种情义实在是很重,何必被枭鸟所轻视?
世俗上人们多有嫌忌,我为何要写下这首诗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生平崇尚儒家思想,作品多表现忠孝,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是梅尧臣为朋友杜驾部所作,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通过鸟儿的喂养行为,反映出一种亲情与义务的深刻内涵。
梅尧臣的《送知和州杜驾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鸟儿的生活,借此抒发对友人的情谊及对生命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桐花欲开时,鸟儿忙着哺育幼雏的情景,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对下一代的关爱。接着,诗人转向了鸟类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鸟儿的视角,隐喻了人类的情感与责任,尤其是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诗人的情感深邃而细腻,从鸟儿的生存状态中引申出对世俗冷漠的反思,最终表达出对友情和爱的珍视,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让读者不仅感受到自然之美,也体悟到人情之重。梅尧臣通过对鸟儿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重,赋予了诗作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形成了生动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通过鸟儿的生活描写,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强调了无私奉献的美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口”指的是?
“衔芹不自食”中的“衔芹”是什么意思?
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送知和州杜驾部》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生命的责任与牺牲,后者则是对故乡的眷恋和孤独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思想深度。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梅尧臣的《送知和州杜驾部》,并通过相关的分析与测试增强对古诗词的学习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