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孟子

《读孟子》

时间: 2025-05-04 01:59:28

诗句

千载士推无此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9:28

原文展示:

读孟子 曾巩 〔宋代〕

千载士推无此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白话文翻译:

千年来,士人中没有谁能与之相比,我欣喜地偷偷阅读这部著作。 如果不是这条道路上的知音稀少,怎会有这样的人实现志向如此艰难。 朝廷中满是机巧和势利之论,而百姓家中则充满了因饥寒而叹息的疮痍。 先生自然是齐梁时期的客人,谁还会去商岩和渭水边观看呢?

注释:

  • 千载士推无此拟:千年来,士人中没有谁能与之相比。
  • 一编吾喜窃窥观:我欣喜地偷偷阅读这部著作。
  • 苟非此道知音少:如果不是这条道路上的知音稀少。
  • 安有兹人得志难:怎会有这样的人实现志向如此艰难。
  • 机巧满朝论势利:朝廷中满是机巧和势利之论。
  • 疮痍连室叹饥寒:百姓家中则充满了因饥寒而叹息的疮痍。
  • 先生自是齐梁客:先生自然是齐梁时期的客人。
  • 谁作商岩渭水看:谁还会去商岩和渭水边观看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是他在阅读孟子著作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对孟子思想的推崇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阅读孟子著作后的感慨之作。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曾巩在阅读孟子著作时,对孟子的思想和人格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感到痛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推崇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曾巩对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诗中,“千载士推无此拟”一句,表达了对孟子思想的极高评价,认为孟子是千年来无人能及的士人典范。“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则反映了曾巩对当时社会知音难寻、志士难行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朝廷和民间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曾巩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载士推无此拟:这句诗表达了对孟子思想的极高评价,认为孟子是千年来无人能及的士人典范。
  2. 一编吾喜窃窥观:这句诗表达了曾巩对孟子著作的喜爱和珍视,愿意偷偷阅读。
  3. 苟非此道知音少:这句诗反映了曾巩对当时社会知音难寻的感慨。
  4. 安有兹人得志难:这句诗表达了曾巩对志士难行的感慨。
  5. 机巧满朝论势利:这句诗揭示了朝廷中满是机巧和势利之论。
  6. 疮痍连室叹饥寒:这句诗揭示了百姓家中充满了因饥寒而叹息的疮痍。
  7. 先生自是齐梁客:这句诗表达了曾巩对孟子的敬仰,认为孟子是齐梁时期的客人。
  8. 谁作商岩渭水看:这句诗表达了曾巩对当时社会的失望,认为没有人会去商岩和渭水边观看。

修辞手法:

  • 比喻:“千载士推无此拟”中的“无此拟”比喻孟子是千年来无人能及的士人典范。
  • 对仗:“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中的“机巧”与“疮痍”,“满朝”与“连室”,“论势利”与“叹饥寒”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曾巩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推崇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载士推无此拟:千年来无人能及的士人典范。
  • 一编吾喜窃窥观:对孟子著作的喜爱和珍视。
  • 苟非此道知音少:知音难寻。
  • 安有兹人得志难:志士难行。
  • 机巧满朝论势利:朝廷中的机巧和势利。
  • 疮痍连室叹饥寒:百姓家中的饥寒和叹息。
  • 先生自是齐梁客:对孟子的敬仰。
  • 谁作商岩渭水看:对当时社会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曾巩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推崇?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2. 诗中的“千载士推无此拟”是什么意思? A. 千年来无人能及的士人典范 B. 千年来无人能读懂的著作 C. 千年来无人能写的诗 D. 千年来无人能理解的道理

  3. 诗中的“机巧满朝论势利”反映了什么? A. 朝廷中的机巧和势利 B. 朝廷中的正义和公平 C. 朝廷中的学问和智慧 D. 朝廷中的和平和安宁

  4. 诗中的“疮痍连室叹饥寒”反映了什么? A. 百姓家中的饥寒和叹息 B. 百姓家中的富裕和幸福 C. 百姓家中的学问和智慧 D. 百姓家中的和平和安宁

答案:

  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子》:孟子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 《论语》:孔子的著作,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与孟子思想有相通之处。

诗词对比:

  • 《读孟子》与《孟子》:曾巩的这首诗是对孟子思想的推崇,而孟子著作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两者相辅相成。
  • 《读孟子》与《论语》:曾巩的这首诗是对孟子思想的推崇,而《论语》是孔子的著作,两者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孟子》:孟子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
  • 《论语》:孔子的著作,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
  • 《曾巩集》:曾巩的文学作品集,收录了他的散文和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傅相生日壬戌) 莺梭 漫兴二首 昔与仙游傅常傅父子游从识其幼子方总角晚归 乙丑元日口号十首 戏咏文房四友 白杜迓客一首 叙伦五言二十首 风入松(福清道中作) 挽毅斋郑观文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云作雾 状态 食不念饱 走字旁的字 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郢城 帐御 豕字旁的字 如汤浇雪 片字旁的字 沈鸷 月字旁的字 齿豁头童 彑字旁的字 出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