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40
泊歙浦
方岳 〔宋代〕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这条路很难告别,红枫树的颜色和去年一样。
人们走在秋天的色彩中,雁群在愁绪的边缘落下。
霜月靠在寒冷的水边,江水的声音惊动了夜里的船只。
孤独的城池在号角声中,自己立在无边的风烟中。
此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句中“霜月”、“丹枫”等意象常常被用于描绘秋冬交替时节的孤寂与愁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离别的感伤情绪。
方岳,字景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方岳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
《泊歙浦》创作于方岳的晚年,诗人或许是在一次旅途中,经过歙浦时,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离别的愁苦,因而写下此诗。
《泊歙浦》是一首以秋景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丹枫”、“雁落”等意象,表现出浓厚的秋意和离别的愁绪。开头两句“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直接表达了离别的艰难,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则通过描绘人们在秋色中行走的景象,增添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描绘了秋夜的气氛,霜月的寒冷与江声的惊扰,使得夜晚更显得孤寂。最后一句“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则将孤独感达到高潮,表达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下的无奈与渺小。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深沉悠长,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秋天氛围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同时也透出一种对秋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诗中“丹枫”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象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霜月倚寒渚”中的“霜月”有什么含义?
A. 温暖
B. 寒冷
C. 明亮
D. 模糊
诗中提到的“孤城”代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自豪
C. 孤独与无奈
D. 兴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