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0:16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
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
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越地的人送给我剡溪的茶,
我用金牙和金鼎采得它。
白瓷杯中雪色的茶水飘散着香气,
怎能比得上仙人所饮的美酒呢?
喝一口可以清醒昏沉的睡意,
心情愉悦,满室生辉。
再喝一口使我神清气爽,
犹如飞雨轻轻洒落尘埃。
喝第三口便能悟道,
何须苦思冥想来破除烦恼呢?
这种清高的饮品世人不知,
他们饮酒只是在自欺欺人。
愁苦地看着夜晚的酒坛,
不如在陶渊明的篱下欢笑。
崔侯对茶的品味乐此不疲,
狂歌一曲,惊动众人耳。
谁知道茶道的真谛,
只有丹丘(指李白)才能领悟。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茶道。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茶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品茶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世俗酗酒的否定。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不仅仅是一首关于饮茶的诗,更是一首哲理深邃的作品。诗中通过饮茶的过程,揭示了品茶与人生的关系,表现了诗人追求清高、淡泊的心态。开篇引入剡溪茶,展现了茶的珍贵与独特。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茶的清香和饮茶后的愉悦感受,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随着饮茶的次数增加,诗人感受到的心灵升华与道的领悟,表达了对烦恼的超脱,这与世俗人们醉酒自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在最后,诗人提及崔侯与李白,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真正的茶道不仅在于饮茶的过程,更在于对茶的理解与品味。这种思想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传达了他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饮茶的乐趣,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清高境界的情感,强调了茶道的哲理与真实。
诗词测试: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皎然
C. 陶渊明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剡溪茗”代表什么?
A. 酒
B. 茶
C. 水
D. 花
诗中哪位历史人物与饮茶有关?
A. 崔石使君
B. 陶渊明
C. 李白
D. 苏东坡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