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时间: 2025-05-07 18:25:19

诗句

人不扰,政已和。

世虑寡,山情多。

——皎然

禅客至,墨卿过。

兴既洽,情如何。

——崔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5:19

原文展示:

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人不扰,政已和。世虑寡,山情多。
皎然禅客至,墨卿过。兴既洽,情如何。
——崔逵

白话文翻译:

人在这里不受干扰,政事也已安定。世间的忧虑少了,山中的情趣多了。皎然的禅客来访,墨卿也过来了。兴致已经很好,那么情感如何呢?

注释:

  • 人不扰:指人们不再相互干扰,生活宁静。
  • 政已和:政事已经安定和谐。
  • 皎然:指诗人皎然,唐代的著名诗人和禅宗僧人。
  • 墨卿:可能是指另一位诗人或者书法家,或许是崔逵的朋友。
  • 兴既洽:兴致已经很好,心情愉快。
  • 情如何:询问情感与兴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约765年-835年),字仲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后归隐山林,致力于诗歌与禅宗的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安吉的山院中与友人崔明甫共作,受到山水环境的影响,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山居生活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两句“人不扰,政已和”,展现了一个安宁和谐的环境,正是这种环境让人们能够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世虑寡,山情多”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忧虑减少,心灵的情感愈加丰富。

接下来,皎然禅客和墨卿的到来,不仅让这个山院增添了生机,也使得诗人的心境更加开阔。诗人在此时发问“兴既洽,情如何”,表达了对当下愉悦情感的思考,似乎在提醒自己在享受宁静与美好的同时,也要保持对内心情感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不扰,政已和:表达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政治安定,人们无忧。
  2. 世虑寡,山情多:强调在山中生活,世俗的忧虑少了,心中对自然的情感却多了。
  3. 皎然禅客至,墨卿过:两位朋友的到来,象征着友谊与交流的美好。
  4. 兴既洽,情如何:思考在愉悦的兴致下,内心的情感状态如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不扰,政已和”与“世虑寡,山情多”形成对比。
  • 拟人:将自然情感化,使山情具有生动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安宁的山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和谐和心灵的归宿。
  • :代表生活中的烦恼与世俗的纷争。
  • 禅客:象征智慧和内心的平和。
  • :指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人不扰,政已和”表达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和烦恼
    B. 宁静和和谐
    C. 疲惫和无奈

  2. “世虑寡,山情多”中的“山情”指的是什么?
    A. 对山的恐惧
    B. 对自然的欣赏和热爱
    C. 对朋友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皎然”是指谁?
    A. 一位禅僧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书法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美好,但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而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山水诗论》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剑器近 剑器近 前词既成,乃连日梅雨,始知节候之有准也。复作一首,用袁去华韵 剑器近 剑器近 和袁宣卿 剑器近 题背面美人竹石图 剑器近 和六禾夏日龙湾寓斋雅集,用原韵 接贤宾 幻梦 接贤宾 祭天神 祭天神 题归鹤图为彊村翁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袒缚 曰字旁的字 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仞的词语有哪些 寄人门下 英雄短气 职办 暴虎冯河 疑背 包含爰的词语有哪些 学额 致致 革字旁的字 水浅不容大鱼 氏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得意自鸣 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