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溪独泛

《西溪独泛》

时间: 2025-04-26 03:00:04

诗句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0:04

原文展示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人寄情于清流与白帆,真心怜爱高飞的白鹤,无意中羡慕静谧的山野。经过寒冷的竹林,竹子在雪中显得格外挺拔,周围宁静,偶尔有几片云朵悠闲地飘浮。泛舟而行,心中不禁思索,谁能与我共舟?唯有那明月,似乎可以一同归来。

注释

  • 道情:指诗人的情感寄托和表达。
  • 素舸:白色的小船,象征着漂泊与自由。
  • 真性:真实的情感。
  • 高鹤:指高飞的白鹤,象征着高洁的情操。
  • 无名:无特定的名义,泛指没有具体名称的事物。
  • 经寒丛竹秀:经过寒冷的竹林,竹子显得格外清秀。
  • 人静片云闲:人静时,云也显得悠闲自在。
  • 泛泛:随意漂浮,形容心境的闲适。
  • 月还:与月亮一同归来,象征着友好的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追求隐逸生活,逃避复杂的官场与世俗纷争。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西溪独泛》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人以“素舸”漂浮在溪水中,展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高鹤、竹林、云彩,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道情何所寄”即点明了诗人心中的情感寄托,接着以“素舸漫流间”引入自然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与对静谧山野的羡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渴望。最后两句“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则将这种矛盾情感升华,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唯有月亮可以成为心灵的伴侣。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自然山水画,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情何所寄:探讨情感的寄托之处,揭示诗人内心的迷惘。
  2. 素舸漫流间:描绘小船在水中悠然漂流的场景,表现自由与宁静。
  3. 真性怜高鹤:表达诗人对高飞白鹤的真实喜爱,象征自由与高洁。
  4. 无名羡野山:无意中对野外山林的向往,反映出对世外桃源的渴望。
  5. 经寒丛竹秀:经过寒冷的竹林,竹子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与清秀。
  6. 人静片云闲:描绘人静时的悠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泛泛谁为侣:反思陪伴自己的究竟是谁,表达孤独感。
  8. 唯应共月还:最终得出结论,只有明月可以与自己共度时光,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素舸”比作自由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云朵描绘得悠闲,赋予其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个人在社会纷扰中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素舸: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高鹤:象征高洁与自由的灵魂。
  • 野山:象征宁静与世外桃源的理想。
  • 寒丛竹:象征坚韧与清新,代表自然的生机。
  • 月亮:象征孤独的伴侣与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舸”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船
    • C. 一种花
    • D. 一种鸟
  2. 诗人羡慕的是什么?

    • A. 高飞的白鹤
    • B. 野外的山
    • C. 竹林
    • D. 明月
  3. “泛泛谁为侣”中“侣”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亲人
    • C. 伴侣
    • D. 动物

答案

  1. B. 一种船
  2. B. 野外的山
  3. C. 伴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宁静,展现出山水的和谐美。
  2. 孟浩然《过故人庄》:通过人与自然的交融,表达友谊与生活的美好。
  3. 杜甫《春望》:在自然的描绘中加入对国家、社会的思考,带有更多的沉重感。

这几首诗在自然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基调与主题上各有不同,展示了唐代诗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东门行 湖边采莲妇 江南行 卿云歌 曳杖歌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門字旁的字 忠泉 远斗 疲于奔命 鼠字旁的字 直盖 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别易会难 包含浦的词语有哪些 刑教 逾淮为枳 人字头的字 包含举的成语 两点水的字 咿呖呜剌 荣华富贵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