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江季恭

《送江季恭》

时间: 2025-04-26 14:53:25

诗句

正学元非世,能诗新有声。

诸公交郑季,多士闭何生。

泛爱经过数,移书底里倾。

又为淮海别,病眼向谁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5

原文展示

送江季恭
陈师道

正学元非世,能诗新有声。
诸公交郑季,多士闭何生。
泛爱经过数,移书底里倾。
又为淮海别,病眼向谁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季恭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真正的学问并不在于世俗的名利,而是在于能写出动人的诗篇。江季恭与众多的才子相交,却又为何人而生呢?我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对你倾诉我的心意,也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再一次为了与淮海的分别,我的眼睛因病而模糊,究竟向谁才能看得更明白呢?

注释

  • 正学:真正的学问或学识。
  • 元非世:不是世俗所重视的东西。
  • 能诗:有能力写诗的人。
  • 诸公:指众多的朋友或同道。
  • 郑季:指的是郑季恭,是一位名士,诗中提到他与众多才子交往。
  • 泛爱:指广泛的关心和爱护。
  • 移书:寄送信件。
  • 淮海:指淮河和海洋的交汇处,可能是地名或象征离别的地方。
  • 病眼:眼睛因病而看不清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士道,号东山,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散文,尤其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具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送江季恭》创作于诗人与江季恭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深厚的情谊。诗中既有对学问的思考,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江季恭的深厚情谊与对人生的反思。开头两句,诗人首先阐述了“正学”的重要性,强调真正的学问并非世俗的浮华,而是能够在诗歌中找到心灵的共鸣。这种思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学问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自身的严要求。

接下来的“诸公交郑季,多士闭何生”两句,诗人提到江季恭与众多才子交往,似乎在感叹世间的才华与机遇,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此处表现出一种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感慨,增添了诗的厚度。

“泛爱经过数,移书底里倾”则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即使经过了许多事情,仍愿意倾诉心声。这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最后“又为淮海别,病眼向谁明”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眼前困惑,似乎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整个诗歌在离别的背景下,交织着友情、学识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学元非世:强调真正的学问不属于世俗的追求。
  2. 能诗新有声:指能够写出新颖诗篇的人在当时社会中有其独特的声音。
  3. 诸公交郑季:提到与江季恭相交的朋友,暗示众多才子之间的交往。
  4. 多士闭何生:感叹许多才士即使相聚,人生的意义又在何处。
  5. 泛爱经过数: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情谊,经过许多事情的沉淀。
  6. 移书底里倾:通过书信倾诉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
  7. 又为淮海别:再次提到离别,暗示离别的伤感。
  8. 病眼向谁明:诗人因病眼模糊,表达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能诗新有声”与“多士闭何生”。
  • 比喻:通过“病眼”比喻视野的模糊,象征对未来的迷茫。
  • 排比:通过句式的重复强化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人生的思考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江季恭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学问与人生意义的追问,最终在离别中流露出无奈与思索,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正学:象征真正的学问与理想。
  • :象征文化与情感的表达。
  • 离别:暗示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不确定性。
  • 病眼:象征视野的狭窄与对未来的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正学”指的是什么?

    • A. 世俗名利
    • B. 真正的学问
    • C. 个人的才华
    • D. 朋友的交往
  2. 诗中“诸公交郑季”中的“郑季”指的是谁?

    • A. 一位学者
    • B. 江季恭
    • C. 一位诗人
    • D. 一位朋友
  3. 诗人因何而感到迷茫?

    • A. 朋友的离去
    • B. 对未来的困惑
    • C. 学问的追求
    • D. 生活的压力

答案

  1. B. 真正的学问
  2. B. 江季恭
  3. B. 对未来的困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送江季恭》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以离别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然而,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陈师道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索,二者各具特色,反映了宋代与唐代诗歌的不同风格与情感基调。

相关查询

题玉芝赵尊师院 上昭国水部从叔郎中 西蜀与崔先生话东洛旧游 寄窦禅山薛秀才 题慈恩友人房 龙州送裴秀才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赠宋校书 贺昭国从叔员外转本曹郎中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下里 龙生九种 推情准理 浑花 揭箧担囊 干字旁的字 澡豆 必不可少 包含寻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日异月新 亅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藏奸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独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