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时间: 2025-05-05 10:10:55

诗句

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

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

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0:55

原文展示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作者:李洞 〔唐代〕

野色迷亭晓,
龙墀待押班。
带涎移海木,
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
河清直印闲。
唐封三万里,
人偃翠微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清晨的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色让人迷醉。亭子在晨曦中显得格外迷人,像是等待着人们的到来。亭子旁边的海木(海边的树木)被晨露浸润,雪白的湖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夜里白月光照在床上,显得冷清,河水清澈,映照着悠闲的景象。唐朝的国土广袤,然而诗人却感到身处于这片青翠的微小空间中。

注释

  • 野色:自然的景色,指山野的颜色。
  • 迷亭:迷人亭子,表示亭子景色之美。
  • 龙墀:龙形的台阶,古代建筑的装饰。
  • 带涎:带有露水,形容树木沾满露水。
  • 兼雪:兼有雪色,描绘湖山的洁白。
  • 月白:月光照耀下的白色,形容夜晚的冷清。
  • 河清:河流清澈,表示环境的宁静。
  • 唐封:唐朝的国土,广泛的疆域。

典故解析

  • 唐封三万里:这里提到的“唐封”指的是唐朝的疆域,历史上唐朝的国土广阔,诗人通过此句表达了对唐朝盛世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李洞的作品通常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洞在刘相公光德里所构建的新亭子时,正值清晨,诗人被美丽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心中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李洞的这首《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清晨的亭子及其周边的迷人景色。诗中“野色迷亭晓”开篇即勾勒出一幅清晨的画面,野外的颜色与亭子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下来的“龙墀待押班”则暗示亭子作为人们聚会的场所,似乎在等待着晨间的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亭子周围的自然环境,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两句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带露的树木和雪白的山湖构成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图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接下来的“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则带有一丝哲思,月光照在床上,显得格外冷清,河水清澈,映照出诗人的闲适与自然的静谧。最后一句“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则将视野拉回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诗人虽身处于广袤的唐朝,但内心却在这片青翠的山水间感受到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诗意的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色迷亭晓:晨光中的自然色彩与亭子相得益彰,令人迷醉。
  2. 龙墀待押班:亭子周围的环境象征着即将举行的活动,体现出生活的生机。
  3. 带涎移海木:露水沾湿的海木,描绘出清晨的清新与生动。
  4. 兼雪写湖山:雪白的湖山,展现了自然的纯洁与美丽。
  5. 月白吟床冷:月光照耀下,床上显得冷清,带有孤独感。
  6. 河清直印闲:清澈的河水映照出悠闲的生活状态。
  7. 唐封三万里:唐朝国土辽阔,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
  8. 人偃翠微间:人在青翠的微山间,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白吟床冷”,通过月光的冷清比喻诗人的孤独。
  • 对仗:如“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龙墀”、“海木”、“湖山”,构建出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晨的亭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的渺小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象征着人们的聚会与交流。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生活的希望。
  • 湖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考,反映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带涎移海木”中的“涎”指的是什么? a) 雪
    b) 露水
    c) 雨

  2. 诗的最后一句“人偃翠微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浮躁
    b) 宁静
    c)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唐封三万里”是指什么? a) 唐朝的疆域
    b) 唐朝的文化
    c) 唐朝的经济

答案

  1. b) 露水
  2. b) 宁静
  3. a) 唐朝的疆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洞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亭子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自然诗的独特魅力,但表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洞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书驿壁 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 夜赋 病起杂言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即事六首 其二 东斋杂书 春晚出游 冲虚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梧鼠五技 涕泪交集 工字旁的字 厉行 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煮胶 包含杳的成语 挨门挨户 爿字旁的字 包含吃的成语 镌行 南翔 歺字旁的字 满身是胆 强盗挂念珠 女字旁的字 已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