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2:27
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
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
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
今宵何处好,惟有洛城春。
在异乡的月夜,和友人一起欣赏灯火轮廓。
灯光随着九华山的光辉而升起,影子与百枝新花一同绽放。
北边的歌声和钟声此起彼伏,南边的车马喧闹不已。
今夜到底在何处最美呢?唯有洛城的春天才让我心醉。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九华”指的是九华山,古代文人常以此山喻美景,象征着高洁和美好;“洛城”即洛阳,历史上是著名的文化名城,象征繁华与春天的气息。
作者介绍:
韩仲宣,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节期间,诗人身处他乡,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时美好夜景的赞美。
这首诗以元宵节的月夜为背景,描绘了异乡人和友人一起赏灯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而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周围的歌声和车马声,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形成了静与动的对比。
最后一句“惟有洛城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洛阳春天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节日气氛中共同欢庆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夜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节日的热爱,展现了人们在欢庆时刻的情感交融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阳
B. 九华山
C. 北里
诗人今夜最向往的地方是哪里?
A. 他乡
B. 洛城
C. 南邻
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是关于什么节日的?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与《上元夜效小庾体》都描绘了月夜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将节日的欢庆与思乡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