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33
兰城公寓寄兴
作者: 乌竹芳〔清代〕
竹声萧飒雨声催,
惊破幽人午梦回。
拂袖香风木樨放,
映窗金色菊花开。
海天已滞三秋后,
乡信难逢一雁来。
渺渺予怀添旅闷,
兰舟何日渡阳台。
竹林间传来竹声,雨水的声音催促着人们,
惊醒了独处的人,打破了他午后的梦。
轻拂衣袖,香风送来木樨的芬芳,
透过窗户映入眼帘的是金色的菊花正在盛开。
海天之间,已经过了三秋,
乡信难以得到,连一只归雁都难以觅到。
我的思念如烟般渺茫,添了旅途的烦闷,
兰舟何时才能渡我到那阳台?
乌竹芳,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的情怀与对社会的感悟。他的作品具有清新、自然的特色,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
此诗作于一个秋雨绵绵的午后,诗人身处兰城公寓,因环境的静谧而引发思绪,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兰城公寓寄兴》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勾勒出深沉的思乡情怀。开篇便以“竹声萧飒雨声催”引入,竹的清脆声响和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孤独的午后。接着“惊破幽人午梦回”,既描绘了诗人被声音惊醒的情景,又暗示了他心中隐秘的孤独与思索。
诗的下半部分则转向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慨,“海天已滞三秋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乡信难逢一雁来”则深切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末尾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渺渺予怀添旅闷,兰舟何日渡阳台”,游子的内心孤寂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映射出普遍的社会情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旅途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诗中的“竹声萧飒”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A. 兴奋
B. 哀伤
C. 平静
D. 愤怒
“乡信难逢一雁来”中的“一雁”象征着什么?
A. 亲人
B. 朋友
C. 故乡
D. 归期
诗中“兰舟何日渡阳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物质财富
B. 归乡的期盼
C. 友情的联系
D. 自然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