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9:19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
峡山前夕石间行,泊得船时破胆惊。惊到今宵已无胆,听风听浪到天明。
在清明节那天,我打算在石门停留,但还没到达,风雨却突然来袭,停靠在灵星小船上。
在峡山的傍晚,我在石缝间行进,停船时却被突如其来的风浪惊吓得心胆俱裂。这样的惊恐让我整夜无法安眠,只能听着风声浪声直到天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因出行遭遇恶劣天气,表达了他在自然环境变化下的恐惧和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出行的遭遇,突显了自然的无常与人内心的脆弱。诗中以“清明”作为开篇,引入节日的氛围,接着描写了在不期而至的风雨中,诗人心生恐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破胆惊”这样的强烈用词,展示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
在意象方面,诗人通过“峡山”、“石门”等地名,营造出一种险峻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助。诗的最后一句“听风听浪到天明”更是将这种紧张的气氛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整夜无法安眠的苦恼,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情感却深沉,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有对自然之威的畏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逐句解析:
清明日欲宿石门:在清明节这一天,我计划在石门停留。
未到而风雨大作:但还未到达时,风雨却突然猛烈起来。
泊灵星小:我停靠在小船灵星上。
峡山前夕石间行:傍晚时分,我在峡山间的石缝中行走。
泊得船时破胆惊:停船时,突如其来的风浪让我心惊胆战。
惊到今宵已无胆:这种惊恐让我整夜无法安眠。
听风听浪到天明:只能听着风声浪声直到天亮。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恐惧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诗中“破胆惊”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在清明节的活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强调个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感,而杜甫则是在国家动荡背景下的忧国忧民,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