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24
只要雕诗不要名,老来也复减诗情。
虚名满世真何用,更把虚名赚后生。
只要创作诗歌而不在意名声,等老了也会减少写诗的情感。
世上虚名何其多,真正有什么用处呢?更何况这些虚名只能误导后代。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虚名”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对名利的思考,如《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追求名声的虚无。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江西,因其诗风清新自然、风格多样而享有盛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诗情》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诗人对名声的淡泊和对诗歌本质的思考。他意识到,诗歌的真正价值在于情感的表达,而非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名声。
《诗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名声的深刻思考。开篇便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理念: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为了情感的流露,而非追求名利。诗人感慨随着年纪的增长,创作的激情也在减少,这种感受既是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也是对生活的无奈。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世上虚名如此之多,真正有什么用呢?他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虚名的鄙视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最后一句“更把虚名赚后生”,则强调了虚名对后代的误导作用,提醒后人要警惕对名声的追求,应该注重真实的内在价值。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显示了杨万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只要雕诗不要名”的意思是?
A. 追求名声
B. 关注创作情感
C. 忽视诗歌创作
诗人认为世上虚名的作用是什么?
A. 很重要
B. 没有实际价值
C. 促进创作
诗人在晚年感到什么?
A. 创作的激情减少
B. 名声越来越大
C. 诗歌创作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