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6:57
荆天棘地,坐茫茫苦海,任呼牛马。臣质已亡神已死,莫问当年姚冶。谁是温文,谁为狂侠,褒贬从谁写。中原已矣,须从海外求者。羡君终贾奇才,一双年少,有臂惟君把。北望觚棱东望海,涕泪怆然而下。渺渺支那,沉沉震旦,黯然悲华夏。知音何许,一腔热血谁洒。
这首诗表达了在荆棘遍布的艰难境遇中,我坐在无边苦海里,任凭牛马的呼唤。我的身体已经消亡,魂灵也已死去,不必再问当年的盛况。谁是温文尔雅的人,谁又是狂放不羁的侠士,这些评价又由谁来书写?中原的辉煌已经消失,必须从海外去寻找那些有志之士。我羡慕你,才华出众,年少有为,唯有你能够独挡一面。向北望去是觚棱,向东望去是海洋,泪水忍不住涌出,感慨万千。渺小的中华,沉重的震旦,令人感到伤感的华夏。知音在哪里呢?我满腔热血又能倾洒在何处?
秦力山,近代著名诗人,生于动荡时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观察见长。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象与人文关怀,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经历了国家的衰败与民族的苦难,内心充满对故国的忧虑与不甘。诗中流露出对有志之士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渴望。
《湘月·赠珊珊公子昆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国家的衰落与个人的苦闷。诗的开头“荆天棘地,坐茫茫苦海”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艰难困苦的境地,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接着,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力感。在“羡君终贾奇才”一节,诗人将目光投向年轻有为的朋友,表达了对才华的赞美与对未来的希望。最后,诗人通过“知音何许”的疑问,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助,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运用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故国沉痛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求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人生的反思。
诗中“荆天棘地”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羡君终贾奇才”中“贾奇才”指的是?
诗中“知音何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