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湘月 天平山上白云亭酌泉晚眺,欲寻远公石屋不果,归路看红叶泊鹭飞浜作。

《湘月 天平山上白云亭酌泉晚眺,欲寻远公石屋不果,归路看红叶泊鹭飞浜作。》

时间: 2025-05-02 13:26:54

诗句

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飞上空翠。

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

裂壁通樵,崩厓辟鸟,风谷铿环佩。

斜阳屏画,舞枫欲共天醉。

别有石灶松烟,半坳云乳,泻连筒珠缀。

滴尽吴根,怕化作、一匊沧波残泪。

岩迹台荒,湖光镜冷,秋思生高袂。

灵扃何许,雨花夹磴飘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54

原文展示:

湘月
天平山上白云亭酌泉晚眺,
欲寻远公石屋不果,
归路看红叶泊鹭飞浜作。
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
飞上空翠。
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
裂壁通樵,崩厓辟鸟,
风谷铿环佩。
斜阳屏画,舞枫欲共天醉。
别有石灶松烟,半坳云乳,
泻连筒珠缀。
滴尽吴根,怕化作一匊沧波残泪。
岩迹台荒,湖光镜冷,
秋思生高袂。
灵扃何许,雨花夹磴飘坠。

白话文翻译:

在天平山的白云亭,酌水而晚眺,想要寻找远公的石屋却未能如愿,归途上看到红叶与飞翔的白鹭在水边栖息。
乱峰召唤游人,引导我踏着幽静的竹林小径,飞向高空的翠绿。曾经在林亭中游玩,如今却已是暮色沉沉,地面上满是秋声和破碎的红叶。
山壁裂开,木樵在此通行,崩落的悬崖间鸟儿穿梭,风谷中响起铿锵的佩环声。
斜阳如画,舞动的枫叶似乎要与天一起醉倒。
别有一处石灶冒着松烟,半个山坳像云乳般柔和,水流如珠串般泻下。
滴尽了吴根的酒,唯恐化作一缕沧海的残泪。
岩石遗迹荒凉,湖光如镜般冷清,秋思在这里生出高昂的情怀。
灵扃何处?雨花在石阶上悄然飘落。

注释:

  • 酌泉:指饮水,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态度。
  • 远公:指的是隐士或高人,表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景色,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灵扃:指神秘的门,暗示着对未知的探索。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文焯,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游历天平山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平山的自然景色,汲取灵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感悟。开头的“酌泉晚眺”就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站在白云亭上,面向山水,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接着,诗人试图寻找远公的石屋,却未能如愿,这种失落感在诗中隐隐透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乱峰唤客,引幽筇藓步,飞上空翠”描绘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诗人如同置身于梦境之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旧赏林亭,更暝蹋,到地秋声红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游玩,随着时光流逝,秋音在脚下碎裂,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从“石灶松烟”到“滴尽吴根”,每个细节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最后的“灵扃何许”更是让人思考,诗人对未知的探索与渴望,似乎在问询灵魂深处的归属。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透出浓厚的哲理思考,令人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乱峰唤客:描述山峰的壮丽,引人登临。
    • 引幽筇藓步:引导我走入幽静的竹林小道。
    • 飞上空翠:象征心灵的升华与自由。
    • 旧赏林亭:回想过去在林亭的游玩。
    • 秋声红碎:秋天的声音交织成一片,令人动容。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斜阳屏画”,将阳光比作画布,营造出美的意境。
    • 拟人:“风谷铿环佩”,赋予自然以人的特质,增强画面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意象分析:

  • 乱峰: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 红叶:象征秋天与生命的流逝。
  • 松烟:代表隐逸生活的宁静。
  • 湖光:象征心灵的清澈与冷静。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远公”指代的是哪类人? A. 隐士
      B. 游客
      C. 诗人
      D. 樵夫

    2. 诗中“滴尽吴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平淡

    3. 诗中“灵扃何许”意味着什么? A. 归宿
      B. 旅途
      C. 隐秘
      D. 知识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郑文焯则更强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郑文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四夜用立春韵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 常山道中 读朱先生云谷诗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题堪隐 从赵常德觅鼎帖 玩易斋 兰溪溪岸梅花 九月十三日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道而废 辩口利舌 万箭钻心 旡字旁的字 营定 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遭劫在数 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温的词语有哪些 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轧筝 四职 以刑止刑 劳神苦思 牙字旁的字 软钉子 示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