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湘月 山塘秋集分题得坏塔

《湘月 山塘秋集分题得坏塔》

时间: 2025-05-08 01:14:34

诗句

夜铃语断,更斜阳瘦影,谁问今古。

独立苍茫,镇占老,一角青山无主。

衰草丛生,枯枫倒出,时见归禽度。

残烽零劫,仗他半壁支拄。

长见峭倚荒天,凄凉如笔,写愁边风雨。

不许登临,怕倦客、题遍伤心秋句。

卧影空丘,招魂破寺,剩有孤云驻。

梦痕飞上,故王台榭何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34

原文展示

夜铃语断,更斜阳瘦影,谁问今古。
独立苍茫,镇占老,一角青山无主。
衰草丛生,枯枫倒出,时见归禽度。
残烽零劫,仗他半壁支拄。
长见峭倚荒天,凄凉如笔,写愁边风雨。
不许登临,怕倦客题遍伤心秋句。
卧影空丘,招魂破寺,剩有孤云驻。
梦痕飞上,故王台榭何处。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钟声断断续续,斜阳的影子也显得瘦弱,谁来问今古的事呢?我独自站在苍茫的天地间,镇上已经老去,只有一角青山无人问津。衰败的草丛生长,枯萎的枫树倒伏,时而看到归鸟飞过。残余的烽火早已淡去,仗着那半壁山峰支撑着我。常常看到峭壁倚靠着荒凉的天空,凄凉的景象如同一支笔,写下了愁苦的风雨。禁止我登高,害怕疲惫的旅客写下伤心的秋句。卧在空旷的丘陵上,招魂的寺庙已破,剩下的只有孤云驻留。梦中的痕迹飞向何处,故王的台榭又在哪里呢?

注释

  • 夜铃语断:指夜晚的钟声断断续续,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
  • 斜阳瘦影:斜阳的影子显得柔弱,象征着时光流逝。
  • 苍茫:形容广阔而空旷。
  • 镇占老:指镇子已经衰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衰草丛生:衰败的草丛生长,表现出荒凉的景象。
  • 归禽度:归来的鸟飞过,表现出孤独与思乡。
  • 残烽零劫:烽火台已然废弃,暗示历史的沧桑。
  • 长见峭倚荒天:指常常看到峭壁靠着荒凉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文焯(1623年-1705年),清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赞誉。他的诗词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慨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对时光与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往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氛围。开篇的“夜铃语断”与“斜阳瘦影”便勾勒出一种暮色苍茫、时光流逝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一种隐隐的哀伤。诗人独自伫立于苍茫天地间,似乎被历史的沉重压迫,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诗中反复出现的“衰草”“枯枫”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枯萎的植物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也暗示着个人情感的消逝。诗人用“时见归禽度”描绘了归鸟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孤独感,仿佛在询问归属与归来的意义。

在对历史的追忆中,诗人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伤。“长见峭倚荒天”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渗透出无尽的愁苦。最后,诗人以“梦痕飞上,故王台榭何处”结束,带有一种对旧时光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留给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铃语断,更斜阳瘦影,谁问今古。

    • 夜钟响起,声音断断续续,斜阳的影子显得单薄,谁还会问及历史与现在呢?
  2. 独立苍茫,镇占老,一角青山无主。

    • 我独自站在辽阔的天地间,镇子已经衰老,只有一角青山无人问津。
  3. 衰草丛生,枯枫倒出,时见归禽度。

    • 衰败的草丛生长,枯萎的枫树倒伏,偶尔看到归来的鸟飞过。
  4. 残烽零劫,仗他半壁支拄。

    • 残余的烽火台已然废弃,依靠着半壁山峰支撑着我。
  5. 长见峭倚荒天,凄凉如笔,写愁边风雨。

    • 常常看到峭壁倚靠着荒凉的天空,凄凉的景象如同一支笔,写下了愁苦的风雨。
  6. 不许登临,怕倦客题遍伤心秋句。

    • 禁止我登高,害怕疲惫的旅客写下伤心的秋句。
  7. 卧影空丘,招魂破寺,剩有孤云驻。

    • 卧在空旷的丘陵上,招魂的寺庙已破,剩下的只有孤云驻留。
  8. 梦痕飞上,故王台榭何处。

    • 梦中的痕迹飞向何处,故王的台榭又在哪里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凄凉如笔,写愁边风雨”用笔比喻景象。
  • 拟人:如“衰草丛生”“枯枫倒出”让植物具有人性化的表现。
  • 对仗:如“夜铃语断”“斜阳瘦影”形成对称的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铃:象征孤独与思考。
  • 斜阳:象征时光流逝。
  • 衰草、枯枫: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无奈。
  • 归禽:象征思乡与归属感。
  • 孤云:象征孤独与飘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铃语断”意指: A. 钟声悠扬
    B. 钟声断断续续
    C. 钟声响亮
    D. 钟声消失

  2. 诗人对时光的态度是: A. 愉快
    B. 无奈
    C. 忐忑
    D. 激动

  3. “衰草丛生”主要表现了: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瑟
    C. 夏天的繁盛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郑文焯的《湘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郑文焯更侧重于景物的细腻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洒脱与豪放的个性,展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郑文焯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郑文焯的《湘月 山塘秋集分题得坏塔》,从而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四 宫词四首 其一 谒迪上人 行田同安题康店铺 铜雀砚 书台州上方不出院僧壁 庆老石帆庵 琴泉轩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傲慢不逊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髟字旁的字 甄奇录异 鹵字旁的字 歪嘴念邪经 匕字旁的字 总额 包含骂的成语 忠静冠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禊潭 包含集的词语有哪些 食必方丈 艮字旁的字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明参日月 天壤王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