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23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作者: 苏颋 〔唐代〕
戏藻嘉鱼乐,栖梧见凤飞。
类从皆有召,声应乃无违。
美价逢时出,奇才选众稀。
避堂贻后政,扫第发前几。
出曳仙人履,还熏侍女衣。
省中何赫奕,庭际满芳菲。
吏部端清鉴,丞郎肃紫机。
会心歌咏是,回迹宴言非。
北寺邻玄阙,南城写翠微。
参差交隐见,仿佛接光辉。
宾序尝柔德,刑孚已霁威。
巨源林下契,不速自同归。
这首诗描绘了美好的人才与美丽的环境,寓意深远。诗中提到的“戏藻”与“嘉鱼”传达了欢乐与美好的意象;“栖梧见凤飞”则象征着高人和优秀人才的出现。“类从皆有召”说明优秀的人才各自都得到了应有的召唤,而“声应乃无违”则意味着他们的才能与才华是受到认可的。后面几句强调了人才的稀缺与时机的珍贵,暗示着在政治中优秀的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出曳仙人履”描绘了一种轻盈的优雅,而“还熏侍女衣”则意在呈现当时的繁华气象。这首诗在最后通过对北寺和南城的描写,展现了美好和谐的氛围,体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
苏颋,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朝中担任过多种官职,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寄托政治理想与人文关怀。
此诗是应崔尚书之赠,表达了对人才能够被重用的赞美,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在历史背景上,唐代是一个重视文治、推崇人才的时代,诗人通过诗作反映出这一文化氛围。
这首诗以蕴含丰富的意象和高雅的用词,展现出唐代文人对人才和政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戏藻嘉鱼乐,栖梧见凤飞”引入美好与欢乐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优秀人才的期待与赞美。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描绘政治清明、人才济济的场景,传达出对时局的乐观态度。
诗中后半部分通过“北寺邻玄阙,南城写翠微”的描写,展现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整首诗在音韵和谐、意境悠远的基础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
此外,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对仗的手法,如“声应乃无违”“美价逢时出”,使得整首诗更具文学性和音乐感。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苏颋成功地传达了对政治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人才的赞美与政治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在描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景时,深刻反映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栖梧见凤飞”所象征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困扰
B. 高人或优秀人才的出现
C. 自然的美丽
D. 政治的黑暗
“声应乃无违”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才能与名声相符
B. 人才的缺乏
C. 政治的腐败
D. 自然的声音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政治的批评
B. 对人才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历史的反思
这些作品在主题与风格上各有不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