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30
原文展示:
许中正捕龙雷 文同 〔宋代〕
彼龙胡为被天谪,下肯为天行雨泽。 天敕雷公恣搜索,龙藏何所忽尔获。 提之满空若曳帛,雹风电火相卷射。 雷张两翅但拍拍,首尾挽之足双磔。 龙力与雷固不敌,雷转威怒龙褫魄, 须臾定见肝胃拆。万力千气凡几画, 斯人斯品入神格。
白话文翻译:
那龙为何被天谴责,不愿为天施行雨泽。 天命令雷公肆意搜寻,龙藏何处突然被捕获。 提它在空中如同拖曳着布帛,冰雹、风、电火相互交织射击。 雷展开双翅只是拍拍,首尾相挽,足部双裂。 龙的力与雷相比固不敌,雷转而发怒,龙魂飞魄散, 片刻后必定见到内脏破裂。万般力量与气势, 此人此品达到了神格。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描绘了一场神话般的捕龙场景,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神话传说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文同对古代神话传说感兴趣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捕龙雷的场景,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话故事的再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捕龙雷场景。诗中,龙被天谴责,不愿为天施行雨泽,因此天命令雷公肆意搜寻并捕获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提之满空若曳帛”、“雹风电火相卷射”,生动地描绘了捕龙的激烈场面。雷与龙的对抗,雷的威怒和龙的魂飞魄散,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来。最后,诗人以“万力千气凡几画,斯人斯品入神格”作结,表达了对这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话故事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强烈,展现了诗人对神话传说的独特诠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彼龙胡为被天谪,下肯为天行雨泽。
天敕雷公恣搜索,龙藏何所忽尔获。
提之满空若曳帛,雹风电火相卷射。
雷张两翅但拍拍,首尾挽之足双磔。
龙力与雷固不敌,雷转威怒龙褫魄,
须臾定见肝胃拆。万力千气凡几画,
斯人斯品入神格。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话故事的再创作。通过捕龙雷的场景,诗人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激烈对抗和超自然力量的威严,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和对神话故事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谪”是指什么? A. 天降的惩罚 B. 天赐的礼物 C. 天命的指示 D. 天神的帮助
诗中描述的捕龙场景中,雷的特征是什么? A. 展开双翅拍拍 B. 静止不动 C. 快速飞行 D. 隐藏不见
诗的最后一句“斯人斯品入神格”表达了什么? A. 对龙的赞美 B. 对雷的敬畏 C. 对神话故事的深刻理解 D. 对自然力量的恐惧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