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12:29
御箭连中双兔
作者: 苏颋 〔唐代〕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著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皇帝的游猎经过上苑,骑射在闲静的田野。
狡猾的兔子刚刚迷失在洞穴,细小的马匹又怎能追赶得上?
驱赶了好几百步,一箭竟然射中两只兔子。
影子映在含着霜的草上,灵魂随月光消散。
欢声响动着寒冷的树木,喜气洋洋充满了晴朗的天空。
这情景哪似陈王的情怀,徒然随乐府的曲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陈王意:指陈王之情,常用来比喻豪情壮志。乐府篇:指乐府诗,强调了诗歌的抒情特性。
作者介绍
苏颋,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作多以咏物、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的游猎活动中,描写了皇帝狩猎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闲与快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盛世景象。
《御箭连中双兔》是一首描写皇帝游猎的诗,表面上看是描写狩猎,实际上隐含了对王权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狡兔”“寒木”“月弦”等,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猎景图。起初,兔子在迷窟中,反映出其狡猾与机灵,而猎人的追逐则体现出一种生活的激情与力量。诗的后半部分,欢声与喜气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似乎在庆祝胜利与丰收。结尾处对比陈王意,显示出一种对比与反思,超越了单纯的狩猎,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盛世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影射含霜草”,生动地描绘了景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游猎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与安逸,隐含了对王权的敬仰与对豪情壮志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宸游”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游猎
B. 民间的游玩
C. 学校的活动
D. 朋友的聚会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陈王意”,这是指?
A. 陶渊明
B. 陈涉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御箭连中双兔》与李白的《猎人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皇权的游猎,后者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御箭连中双兔》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