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8:44
笙
作者: 张祜 〔唐代〕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笙声的美妙和意境。诗人首先提到董双成的笙声如同清风中的竹林般清晰动听。接着,夜晚的清露和远处的鹤声,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的意境,仿佛有仙人正在吹奏乐曲。随之而来的湿润气息和香味,使人沉醉于这美好的音乐气氛之中。当曲子结束时,诗人却不知身处何地,巫山的空旷和夕阳的余辉映衬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张祜,字仲明,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张祜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运用生动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这首《笙》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文化繁荣,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得到极大的发展。诗人通过描绘笙声的美妙,表达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张祜的《笙》以其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音韵,描绘了笙声带来的独特感受。诗的开头就以“董双成一妙”引入,展现了笙声的独特魅力,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的动人之处。接下来的“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界中。
诗人在描绘音乐的同时,融入了自然的元素,如露水、鹤声、碧云,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尤其是“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一句,传达出一种音乐过后、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孤独,令人感受到对美好瞬间的无奈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音韵的和谐和意象的丰富,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让人反思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极具艺术性与思想性。
整首诗通过笙声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惆怅与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张祜的《笙》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风景
B. 音乐
C. 战争
“曲罢不知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失与惆怅
C. 愤怒
诗中的“董双成”指的是谁?
A. 一位画家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笙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