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3:51
题友人壁
王安石
茆檐前后久松萝,
百里乘闲向此过。
间水绕田山影转,
野林留日鸟声和。
萧条鸡犬逢人少,
想象乾坤发兴多。
世事不如闲静处,
知君出处意如何。
在茆草屋檐前,松藤缠绕已久,
我骑马经过这里,百里路程悠闲。
水在田野间环绕,山影时隐时现,
树林中余晖洒下,鸟鸣声声相和。
人迹稀少,鸡犬寂寥,
想象天地间的兴衰变化。
世间琐事不如在这宁静之处,
不知你在何地,心中有何打算。
此诗中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王安石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其政治生涯形成对比。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重阳,晚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倡导变法,推动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同时在诗词方面也有卓越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在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思索,反映了他在政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
《题友人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王安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感,通过描写茆檐、松萝、流水、田野、鸟声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悠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在百里路程中体味生活的闲适与宁静。在喧嚣的世事中,诗人选择了自然中的静谧,体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反思。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人迹罕至的荒凉,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同时又引发了对天地变化的思索。在世事纷扰的背景下,诗人向往那种“闲静处”的生活,体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选择。结尾处的“知君出处意如何”则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人情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纷扰的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关注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宁静的愿望。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百里乘闲”表达了诗人的__心情。
判断题:诗人认为世事比闲静处更重要。(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