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4:43
茂松脩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
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茂盛的松树和修长的竹子翠绿而茂密,正好依傍着山的坡地和水的边缘。
尽管我在此处欢笑自得,过着自己乐意的生活,但有官府的人还想要推荐我去做官。
“笑傲”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古代文人常以此自居,表达他们对官场的无奈与不屑。诗中提到的“有司”,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文人往往面临被征召的压力。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思想家。他以推动变法而闻名,诗歌风格多样,常带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王安石身处政治中心,面对官场压力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时。诗中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无奈。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从而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通过描写“茂松”和“脩竹”,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山水相依的意象,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而后两句则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他在享受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但官场的召唤却依然存在,显示出一种隐约的无奈感。这一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珍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这种对立的情感正是许多文人所面对的境遇,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权力的拒绝。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拒绝与无奈。通过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诗中描写了哪两种植物?
“笑傲一生”意指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怎样的?
王安石的《徐秀才园亭》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逃避。王安石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陶渊明则以理想化的桃花源作为人生理想的代表,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