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6:18
大水叹五首 其五
作者: 沈树本 〔清代〕
吾皇仁如天,湛恩垂涣汗。
旧税与新租,全蠲岂惟半。
小民一岁间,县门踪迹断。
奈何奉行者,天语敢轻玩。
公然肆追呼,不顾人愁叹。
况此遭凶荒,岂能免逋窜。
长歌舂陵行,千载思浪漫。
元结称浪叟,亦称漫叟,舂陵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仁德的赞美,认为皇皇的恩泽如天般广阔,足以让百姓免受重税之苦。然而,尽管旧税和新租都被免除,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小民在一年之间无处可去。那些执法者却对民众的苦难视而不见,不顾百姓的哀叹,反而公开追索欠款。在这场凶荒之年,民众无处逃避,饱受苦难。最后,作者提到长歌《舂陵行》,感慨千年往事,喻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
作者介绍:沈树本,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清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社会动荡、天灾人祸频繁,民众生活困苦,诗人以此诗表达对皇权仁爱与现实窘迫的对比,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大水叹五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悲悯情怀的诗。沈树本通过对皇帝仁德的歌颂,展现了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仁如天”的理想与现实中“县门踪迹断”的无奈之间的矛盾。诗人用“公然肆追呼”揭示了官员对百姓疾苦的漠视,显示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的批判,还通过提到《舂陵行》,引发对历史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往日繁华的怀念。诗中流露出的无奈与悲伤,正是对那个时代深刻的社会洞察。整体而言,沈树本的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引发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皇权仁德的称颂与对现实苦难的控诉,传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如天”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皇帝的仁德
B. 民众的苦难
C. 自然的宽广
诗中提到的“舂陵行”是谁的作品?
A. 白居易
B. 元结
C. 杜甫
诗人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时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比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