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时间: 2025-05-05 09:39:22

诗句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22

原文展示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作者:辛弃疾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的风花雪月,年轻时的歌舞升平,等到老去才知道这些是多么值得羡慕。叹息我在五斗米的赋诗中折腰归来,不禁问自己走过了多少羊肠小道。高车骏马,金章紫绶,传话给你们要安稳些。问东湖的春天有多少,且看我凌云之笔依旧健朗。

注释

  • 少年风月:指年轻时的美好生活和风光。
  • 折腰五斗赋:五斗指的是五斗米,古代的一个标准,意指为了生计而屈膝于世俗。
  • 羊肠:指羊肠小道,比喻艰难的道路。
  • 高车驷马:形容高贵的出行方式,象征地位和权势。
  • 金章紫绶:古代官员的象征,代表荣华富贵。
  • 东湖:指的是东湖的美丽春景。
  • 凌云笔健:形容写作能力和才华的高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将领,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风华与年老后的感悟,辛弃疾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开篇的“少年风月,少年歌舞”,描绘了青春的美好,似乎在召唤人们重温那段欢快的时光。然而,“老去方知堪羡”一句则戛然而止,点明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只有在老去之时,才会对那段时光心存羡慕。

词中对“折腰五斗赋”的自嘲,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辛酸。他在艰难的生活中,依旧保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尽管遭遇风雨,依然不屈。这种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与反思,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邃。

接下来提到的“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不仅是对荣华富贵的描绘,同时也噙含着对官场的讽刺。在这一对比中,辛弃疾显露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安宁比外在的奢华更为重要。

最后一句“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不仅表明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尽管岁月不饶人,诗人的笔仍然充满力量,表达出他对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强调年轻时的生活乐趣,老来才知其珍贵。
  2. 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以自谦的语气回顾自己为生活所迫的经历,感慨走过的艰辛路途。
  3.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描绘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权势与富贵。
  4. 传语渠侬稳便: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安稳幸福。
  5.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创作的自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车驷马,金章紫绶”,形成了对称美。
  • 比喻:将青春比作风月与歌舞,生动形象。
  • 反问:如“问东湖带得几多春”,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比与反思,辛弃疾传达了人生的哲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月: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爱情。
  • 折腰: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高车驷马:象征权力与荣华。
  • 东湖春:象征美好与希望。
  • 凌云笔:象征才华与创作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在诗中提到的“折腰五斗”主要指什么?

    • A. 诗人的荣华富贵
    • B. 诗人为了生计而屈服
    • C. 诗人的青春岁月
    • D. 诗人的梦想
  2. “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中“东湖”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美好的自然景色
    • C. 诗人的老师
    • D. 诗人心中的梦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另一首著名词作,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多描写壮阔的景象,后者则侧重细腻的情感。两者的词作都反映了各自对时代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研究》- 专著,探讨辛弃疾的生平与作品。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提供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西浦 临江仙 临江仙 雨窗有怀朗秋夫人 临江仙·爰居以手拓韩蕲王绍兴十二年翠微亭题名见示,率拈蕲王词韵赋之 临江仙 半月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三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演武厅 银窟 弃邪从正 艸字旁的字 太康 千载一圣 甘言美语 倒八字的字 半丝半缕 无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包含巌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朱阁青楼 俎上之肉 言从字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