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已凉

《已凉》

时间: 2025-07-28 17:31:36

诗句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1:36

原文展示:

已凉
作者: 韩偓 〔唐代〕

碧阑干外绣帘垂,
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栏杆外,绣制的帘子垂下;
猩红色的屏风上画着折枝的花。
八尺长的龙须形状的锦缎褥子,
天气虽然已经凉了,但还未真正寒冷。

注释:

  • 碧阑干:指青绿色的栏杆。
  • 绣帘:用绣花的帘子,具有装饰性和遮挡功能。
  • 猩血:猩红色,如同血液的颜色。
  • 屏风:一种隔断空间的装饰性家具,通常用于遮挡或装饰。
  • 龙须:形容褥子的形状,细长且波浪起伏。
  • 已凉:指天气开始变凉,但还未到寒冷的地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意象和情景反映了唐代文人生活的细腻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季节交替时的微妙感受,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偓(约766年-约825年),唐代诗人,字仲明,号丰丘,出生于今河南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唐代,那个时代文人追求优雅的生活情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此诗描写了秋季时节的凉意,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诗歌鉴赏:

《已凉》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秋季渐凉的室内环境。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碧阑干外绣帘垂”和“猩血屏风画折枝”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典雅的居所。这种环境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体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八尺龙须方锦褥”与“已凉天气未寒时”的对比,反映出虽然外界的气温开始转凉,但内心的温暖与安宁依然存在。这种温馨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变化。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对季节变换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碧阑干外绣帘垂: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居住环境,栏杆外的帘子绣花,给人一种美丽的视觉感受。
    2. 猩血屏风画折枝:屏风上画着折枝的花,色彩鲜艳,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3. 八尺龙须方锦褥:褥子的形状和质感被细致地描绘,显示出诗人对家居生活的讲究。
    4. 已凉天气未寒时:通过天气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即将到来的寒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龙须”形容褥子),以及对仗(如“绣帘垂”与“画折枝”),增强了诗的美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季渐凉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碧阑干:象征着生活的雅致与宁静。
    • 猩血屏风:代表着青春与生命的鲜活。
    • 龙须锦褥:体现了生活的奢华与舒适。
    • 秋凉天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环境是什么?
      a) 山水
      b) 室内
      c) 花园

    2. “已凉天气未寒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悲伤
      c) 安宁

  • 答案

    1. b) 室内
    2. c)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 诗词对比
    比较韩偓的《已凉》与杜甫的《秋夕》,两者都表现了对秋季的感慨,但韩偓更注重细节的描绘和温馨的家庭气氛,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小西湖 小西湖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峡山 戏题陈晦叔经略秀斋 熙春亭 铜石山 题自画潇湘夜雨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正本清源 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强劝 模块程序设计 行字旁的字 包含田的词语有哪些 烟影 见字旁的字 言若悬河 竖心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旷性怡情 包含巧的词语有哪些 登极 一锅粥 春秋鼎盛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