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4:21
原文展示: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 令狐楚 〔唐代〕 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 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谁向西园游,空归北堂卧。 佳期信难得,永夕无可奈。 抚枕独高歌,烦君为予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八月十七日的夜晚,我心中充满了感慨。十五的月亮已经不再圆满,十六的月亮也即将过去。金蟾蜍还未出现,玉树的悲伤似乎有些破碎。有谁会去西园游玩呢?我只能孤独地回到北堂躺下。美好的时光实在难以捉摸,漫长的夜晚让人无可奈何。我抚摸着枕头,独自高歌,希望你能与我相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美,号梦得,河南洛阳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怀。此诗创作于八月十七日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秋夜,作者独自思索人生和时光的流逝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时光难以捉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八月十七日夜的月亮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表达了时间的无情,而“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则通过神话和比喻,加深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悲伤。最后两句“抚枕独高歌,烦君为予和”则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中的自我慰藉和对友人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美好时光难以捉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和无奈的情感的抒发。通过月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三五”和“二八”分别指什么? A. 农历十五和十六的月亮 B. 农历十三和十四的月亮 C. 农历十七和十八的月亮 D. 农历二十和二十一的月亮
诗中的“金蟾”象征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诗中的“玉树”比喻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悲伤的事物 C. 孤独的事物 D. 无奈的事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