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9:18
诉衷情·宝月山作
作者: 仲殊 〔宋代〕
清波门外拥轻衣。
杨花相送飞。
西湖又还春晚,
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
晚初归。
钟声已过,
篆香才点,
月到门时。
在清波荡漾的门外,我轻轻地披上衣衫。
杨花随着春风飘舞,向我送别。
西湖的春天又回到了晚期,
水边的树上,莺鸟在喧啼。
我在这闲适的院落,轻轻拉开帘子。
天色渐晚,我刚刚回家。
钟声已经敲过,
篆香刚刚点燃,
月亮也刚好到达了门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仲殊,字景初,号少山,宋代词人。他的词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清新婉约,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仲殊在宝月山游览时,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感伤。通过西湖的美景和闲适的生活,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绪。
这首《诉衷情·宝月山作》运用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丽景象,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开篇的“清波门外拥轻衣”,便营造出一种温柔、轻盈的气氛,仿佛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诗人提到“杨花相送飞”,象征着离别与流逝,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在描绘西湖春晚的景象时,“水树乱莺啼”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繁华与生命的力量。诗人在“闲院宇,小帘帏”中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几句“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细节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定,尽管时光匆匆,但宁静的夜晚依然让人感到心灵的安宁。
整首词通过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更让人感受到那种深邃而悠远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离别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B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中的“钟声”通常代表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快乐的时光
C. 宗教的仪式
答案:A
诗人通过“闲院宇,小帘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悠闲与舒适
C. 失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