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1:31
《沁园春》
作者:葛长庚 〔宋代〕
岁去年来,思量人生,空自沈埋。
既这回冬至,一阳来复,便须修炼,更莫疑猜。
好个鼎炉,见成铅汞,片晌工夫结圣胎。
人身里,三千世界,十二楼台。
周年造化安排。只在这些些真妙哉。
要先擒日月,后攒星斗,黄庭中畔,化作琼瑰。
谁会天机,分明说破,恰似江头雪里梅。
丹成后,做些功行,归去蓬莱。
岁月流逝,转眼已是一年,思考人生,却发现自己空自沉迷而无所作为。
如今冬至已过,阳光重新回归,便要开始修炼,不必再有疑虑和猜测。
这个鼎炉真好,能够看见铅汞的变化,片刻之间便能孕育出圣胎。
在每个人的身体里,蕴藏着三千世界和十二楼台。
这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自然安排,真是妙不可言。
要先掌控日月,随后再聚集星星,化身为瑰丽的宝物。
谁能洞察天机,清楚地说出来,恰如江边雪中绽放的梅花。
丹药成形之后,修炼功行,便可以归去蓬莱仙境。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常以自然、修炼为主题,展现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沁园春》创作于宋代的道教文化盛行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修炼与哲理思考,反映了道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沁园春》以冬至为引子,展开对人生和修炼的深邃思考。开篇以“岁去年来”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结合,诗人思考自身的处境,感叹时光的短暂和人生的空虚。接着引入冬至的意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带来希望与生机,体现了道教哲学中“阴阳”的辩证关系。
诗中“鼎炉”一词象征修炼的过程,暗示着内心的蜕变与升华,表现了诗人对修炼成果的渴望与信心。“三千世界,十二楼台”则展现了宇宙的浩瀚与人身的渺小,表达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要先擒日月,后攒星斗”,显示了追求理想与目标的决心,意在通过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最后以“归去蓬莱”作结,传达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人们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修炼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时间、修炼和理想的探讨,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强调整个过程中的修炼与成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鼎炉”象征什么?
“归去蓬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冬至”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