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0:54
台城路
作者:龚自珍
吴棉已把桃笙换,
流光最惊羁旅。
蜡屐寻山,
黄泥封酒,
小有逢迎今雨。
怀沙辍赋。
梦不到南州,
邓林夸父。
且逐寒潮,
金阊一角饯秋去。
觉来谁与相遇。
有卷中姚合,
楼上孙楚。
催我归舟,
鸳鸯牒紧,
莫恋闲鸥野鹭。
青溪粥鼓。
道来岁重寻,
须携箫侣。
多谢词仙,
低回吟冶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台城的情景,吴棉已经用桃笙换上了新装,流光迅速,使我这个旅人感到惊叹。穿着蜡屐在山中寻觅,黄泥封住了酒坛,今夜的细雨让我有些欢喜。怀念着当年赋诗的时光,梦中却无法到达南州,像夸父追日般徒劳无功。暂且随寒潮而去,金阊的一个角落送别秋天的离去。醒来时,谁能与我相遇呢?有卷中的姚合、楼上的孙楚在身边。催促我归舟的鸳鸯细致而紧密,不要留恋那些闲散的鸥鸟和野鹭。青溪的粥声如鼓,传来明年的重聚,须得携带箫声的伴侣。非常感谢词仙,让我低回吟咏这美妙的句子。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伯庸,号香涛,晚号惟一,清代诗人,政治家。他是“晚清四大名家”之一,主张文学革新,推崇个性与自然。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台城路》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游历江南、对人生感慨之际。诗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悟与对自然景致的热爱。
这首《台城路》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感悟。开篇即以“吴棉已把桃笙换”引入,展现了一种生活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新生活的开始。接着通过“蜡屐寻山,黄泥封酒”描绘了旅途中的点滴细节,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生活的朴实。诗人怀念过去的时光,感叹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透过“怀沙辍赋”表达了对创作的停滞与失落。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形象地描绘了追寻理想的艰难和无奈,夸父逐日的典故强化了这一主题。紧接着,诗人又通过“金阊一角饯秋去”引入了季节的变迁,体现出对自然的敏感与感知。
最后,诗人以“催我归舟,鸳鸯牒紧”结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清新的意象中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思,既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也表露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轨迹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笙”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流光最惊羁旅”中“羁旅”指的是_____。
判断题:诗中“邓林夸父”意指追寻理想的艰难。(对/错)
龚自珍 vs. 李白
龚自珍的《台城路》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感受,而李白的《庐山谣》则以豪迈的气势和对自然的崇拜为主。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但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