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11
鄂州寓馆严涧宅(时涧不在)
凤有高梧鹤有松,
偶来江外寄行踪。
花枝满院空啼鸟,
尘榻无人忆卧龙。
心想夜闲唯足梦,
眼看春尽不相逢。
何时最是思君处,
月入斜窗晓寺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涧宅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提到凤鸟栖息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鹤则栖息在松树上,偶尔来到江边,留下一点行踪。接着,诗人描述花枝满院,鸟儿在空中啼叫,而尘封的榻上无人,只有对卧龙(诸葛亮)的回忆。夜晚的闲适中,心中只剩下梦境的安慰,眼看春天即将逝去却无法相逢。最后,诗人感叹何时才能在思念之地,月光透过斜窗洒入,伴随着寺庙的晨钟。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多以描写社会百态和生活感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情感。
《鄂州寓馆严涧宅》作于元稹在鄂州的寓所,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孤独感,反映出他在外游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与友人严涧分离期间,因而更显得情深意切。
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都极为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开头用凤和鹤两种高洁的鸟类,借以象征高尚的理想和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孤独的环境,花枝满院与空啼鸟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尘榻无人,似乎暗示了生活的冷清与孤寂,回忆起卧龙更是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后面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宁静与梦境的安慰,和眼看春尽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思念与离别的苦涩。最后一句“月入斜窗晓寺钟”以月光和晨钟的意象收束全诗,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传递出一种对未来相逢的期盼,意境深远,令人回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孤寂的环境和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出离别之苦与相逢的期盼。
诗中提到的“卧龙”是指谁?
A. 诸葛亮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月入斜窗晓寺钟”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忧伤
B. 期盼
C. 欢乐
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情是?
A. 快乐
B. 孤独
C. 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