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

《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

时间: 2025-07-27 14:51:29

诗句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

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

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51:29

原文展示

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

作者: 元稹 〔唐代〕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
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
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

白话文翻译

去年湖水涨满,这里淹没了行船。
狂风大作,浪涛翻滚,千人都淹死在急流中。
谁能去问那位帝子,何事使阳侯得到了宠爱?
渐渐感到鲸鱼和鲵鱼巨大,波涛可能波及整个九州。

注释

  • 鹿角镇:地名,位于洞庭湖中。
  • 行舟:船只行驶。
  • 万怪:形容狂风大作。
  • 阳侯:指阳城的侯爵,暗指权贵。
  • 鲸鲵:鲸鱼和鲵鱼,象征巨大的水生生物。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广阔的土地。

典故解析

“帝子”与“阳侯”的提及,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受到宠爱的人物,暗示权力与命运的无常。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惊恐,也隐含了对权势与人间悲剧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号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生为题,关心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洞庭湖区域,描绘了湖水上涨的灾难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无常的哲思。

诗歌鉴赏

元稹的《鹿角镇》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鲜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诗的开头描绘了湖水的涨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宁静而又美丽的湖泊,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狂风巨浪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与毁灭性的力量。

“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这句用数字和对比强化了灾难的严重性,令人震撼。人们在浩瀚的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无助,尤其是“千人”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哲学思考,提问“谁能问帝子”,让人对权力与人性进行反思。诗人在惊叹自然的同时,也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权势之间的复杂关系,显示了深邃的思辨。

最后一句“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暗含着对未来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事的感慨,展现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描绘了湖水暴涨的场景,暗示自然的力量。
  2. 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用夸张的手法表达灾难的严重性。
  3.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引发对命运与权力的思考。
  4. 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表达对未来的恐惧与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千人死乱流”,增强了灾难的冲击力。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灾害,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变化无常的命运。
  • 高浪:代表自然的威力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 帝子与阳侯:引发对权力与人间情感的反思。
  • 鲸鲵:象征巨大力量的存在,暗示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生命的脆弱
    • C. 权力的斗争
  2. “万怪吹高浪”中的“万怪”指的是什么?

    • A. 许多动物
    • B. 狂风
    • C. 人们的恐惧
  3. 诗中提到的“九州”是指什么?

    • A. 中国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描写人间的悲剧与无常。
  • 杜甫的《春望》,表现战乱中的无奈。

诗词对比: 元稹与白居易的作品都关注社会现实,但元稹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哲思,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人情世故与社会批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名篇》

相关查询

纪赠致政燕侍郎 送保定张员外 应诏内苑牡丹三首·双头 有怀寄同舍 同年王圣源南都讲授 题挽邓亭 山中清明 和三司尚书清明 重阳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从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换血 目字旁的字 浸微浸灭 撝挠 脚钩 比字旁的字 骈肩累踵 长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河水不犯井水 言行相顾 弊衣疏食 靡日不思 惊号 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