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3:26
夜泊英州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旅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
犬须终夕吠,月到五更明。
未解波头意,偏来枕底声。
平生厌行路,投老正追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生病,感到身体不适,心中忧愁,难以入睡,甚至在梦中也感到惊恐。夜里犬吠声不断,月光在五更时分照耀着大地。我无法理解海浪的声音为何如此响亮,却偏偏在我的枕边响起。回首一生,我早已厌倦了行路的生活,如今年老却依然在路上奔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批评。
创作背景: 《夜泊英州》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旅途中生病,夜晚泊舟于英州,借助这一环境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
《夜泊英州》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开头两句“旅病情先恶,愁眠梦更惊”传达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内心的愁苦,仿佛在诉说一种无奈的旅途。在夜晚,耳边不断传来的犬吠声和海浪的声响,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诗人在感叹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生命旅程。
诗歌后半部分的“平生厌行路,投老正追程”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疲惫与无奈,诗人对旅行的厌倦感与年老无力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的矛盾心理,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杨万里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悟与对人生无奈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病痛与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何原因难以入睡?
诗中提到的“犬须”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旅行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