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时间: 2025-07-31 11:34:27

诗句

船中新热睡难成,听尽渔舟掠水声。

不分两窗窗外月,如何不为别人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34:27

原文展示:

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
船中新热睡难成,
听尽渔舟掠水声。
不分两窗窗外月,
如何不为别人明。

白话文翻译:

在船上躺着,热得无法入睡,
耳边传来渔舟划水的声音。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
为何却不为他人所看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热:指新近的热气,这里形容夜晚的闷热,影响睡眠。
  • 掠水声:渔舟划水的声音,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动感。
  • 不分:没有区别,这里指的是月光照进窗内,明亮而清晰。
  • 别人:其他人,这里暗指他人或周围的环境。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作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象征着思念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他人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风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生活气息,常常以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展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船上,因热气难以入睡,夜色与渔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独自在船上难以入眠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开头两句“船中新热睡难成,听尽渔舟掠水声”,诗人用“新热”来形容晚上的闷热,传达出一种身体上的不适;而“听尽渔舟掠水声”则描绘出夜晚的静谧与渔舟的孤独,仿佛在倾听着外界的声音,内心却是无比的孤寂。接下来的两句“不分两窗窗外月,如何不为别人明”,诗人看到窗外的明月,却觉得这明亮的月光似乎与他无关,反映出他对周围人群的思考与对自身孤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船中新热睡难成:诗人身处船中,因闷热而难以入睡,表现出一种不安的状态。
  • 听尽渔舟掠水声:耳边传来渔舟划过水面的声音,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气氛。
  • 不分两窗窗外月: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映射进来,明亮而清晰。
  • 如何不为别人明:感叹这明亮的月光却似乎与他人无关,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船中新热”和“听尽渔舟”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月光与水声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孤独与思索展开,诗人在夜晚的船上,既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又感受到内心的孤独,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漂泊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象征着明亮与思念,表现出对他人或过去的怀念。
  • 水声:代表着夜晚的宁静与流动,暗示生活的不断变化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什么环境中难以入睡? A. 山中
    B. 船上
    C. 家中

  2. 诗中提到的“掠水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渔舟划水的声音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杨万里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加直接而热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时为右补阙) 田园乐七首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凉州郊外游望(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疑梦 郑果州相过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送从弟蕃游淮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蚂蚁搬泰山 耳刀旁的字 我身 臼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兼摄 疲于供命 朝折暮折 倾颓 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威制 蜃卫 发人深省 包含盘的词语有哪些 金相玉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