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磬湖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磬湖》

时间: 2025-07-27 21:38:57

诗句

洞庭张乐起天风,玉磬吹来随圃中。

却被仙人熔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8:57

原文展示:

洞庭张乐起天风,
玉磬吹来随圃中。
却被仙人熔作水,为君到底写秋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天风起伏,湖面荡漾,仿佛乐音在空中回荡。玉磬(古代乐器)随风而动,声响在园中回荡。最后,诗人感慨,这美景仿佛是仙人所化的水,为了表达对你的情意,我将这份美好写成秋天的蓝天。

注释:

  1. 洞庭:指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风景秀丽。
  2. 张乐:形容乐声响起,描绘自然的和谐美。
  3. 玉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通常用玉石制成,音色清脆。
  4. 仙人:指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常与自然和谐共处。
  5. 熔作水:形容仙人的神奇能力,能够将音乐转化为水的意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人”来自于道教文化,仙人常被描绘为自然的守护者,能够与自然界的万物交流。诗人借用这一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他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诗人心境悠然,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庭湖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便以“洞庭张乐起天风”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天风的起伏与湖水的荡漾相得益彰,仿佛乐曲在天地之间流淌。而“玉磬吹来随圃中”则暗示着自然的音乐之美,诗人在这美妙的乐声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以“却被仙人熔作水”为转折,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仙人不仅是自然的化身,也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这幅美景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为君到底写秋空”则是诗人将对自然的感悟化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生动性,音韵的和谐更增添了诗的音乐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庭张乐起天风”:描绘了洞庭湖随风起舞的景象,乐声仿佛随着风吹响。
  • “玉磬吹来随圃中”:玉磬的乐声在园中回荡,增添了诗境的灵动。
  • “却被仙人熔作水”:仙人的神奇力量将乐声化为水,表现了自然的神秘。
  • “为君到底写秋空”:表达了诗人希望将美好景象和情感传递给友人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声比作自然的声音,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结构分明,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玉磬: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精致。
  • 仙人: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洞庭”指的是哪个湖?

    • A. 西湖
    • B. 洞庭湖
    • C. 太湖
  2. “玉磬”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乐器
    • B. 水
    • C. 仙人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和友人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情感热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磬湖》则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寄托,风格上更为温婉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牧羝曲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送曹生之京 昭阳曲 商妇词二首 铁枪封万户至正壬辰七月二十日破贼于杭余尝 结袜子 湖中女 法吏 箫杖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以致 趋迎 页字旁的字 养儿防老 苹蘩 险狯 鸿爪留泥 辛字旁的字 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封建士大夫 跋扈自恣 藕断丝长 门户洞开 夕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