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

时间: 2025-05-07 22:31:28

诗句

茂苑元宵亦盛哉,千红百紫雪中开。

牡丹自是吴门有,莲菡移从都下来。

光射琉璃最精彩,吐成蝃蝀贯昭回。

归船尚有残灯在,更与儿曹饮一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28

原文展示:

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茂苑元宵亦盛哉,
千红百紫雪中开。
牡丹自是吴门有,
莲菡移从都下来。
光射琉璃最精彩,
吐成蝃蝀贯昭回。
归船尚有残灯在,
更与儿曹饮一杯。

白话文翻译:

在繁茂的园子里,元宵佳节的热闹真是让人兴奋,
数不清的红花紫花在白雪中绽放。
牡丹花本是吴门的特产,
而莲花则是从都城移栽而来的。
灯光照射在琉璃上最为耀眼,
那光芒似乎化作蝃蝀在空中盘旋飞舞。
归船上仍然有余下的灯火,
我还想和我的小伙伴们再饮一杯。

注释:

  • 茂苑:指繁茂的花园。
  • 元宵: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 吴门:指苏州地区,因其盛产牡丹而著称。
  • 莲菡:指莲花的花苞。
  • 光射琉璃:灯光照射在琉璃上,显得格外美丽。
  • 蝃蝀:一种美丽的昆虫,诗中用以比喻灯光的闪烁。
  • 儿曹:指小伙伴、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江苏苏州人。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生动的描写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宵佳节前夕,正是灯火辉煌、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刻。诗人借此机会,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美景,同时表达了与朋友共饮的愉快心情。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表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快。开篇即以“茂苑元宵亦盛哉”引入,带出节日的氛围。诗人善于用色彩描写,千红百紫的花朵在雪中绽放,既表现了节日的喜庆,也营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接下来的“牡丹自是吴门有,莲菡移从都下来”,则通过对花卉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节日的意象,牡丹与莲花的结合,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光射琉璃最精彩,吐成蝃蝀贯昭回”通过灯光的描写,表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璀璨与神秘,灯光在琉璃上折射出绚丽的光彩,仿佛是昆虫在空中舞动,令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动感。最后两句“归船尚有残灯在,更与儿曹饮一杯”,不仅表现了节日的欢乐场景,还传达出一种惬意的生活态度,诗人愿意与朋友们共度这一美好时光,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元宵节的欢快气氛,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茂苑元宵亦盛哉:描述节日热闹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元宵节的喜爱。
  2. 千红百紫雪中开:通过色彩的对比,突出了花卉在雪中绽放的美丽。
  3. 牡丹自是吴门有:指出了牡丹的地域特征,表现出地方文化。
  4. 莲菡移从都下来:描绘莲花的来源,体现了文化的交流。
  5. 光射琉璃最精彩:灯光的闪烁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6. 吐成蝃蝀贯昭回:用昆虫的比喻,形容灯光的舞动,增加诗的动感。
  7. 归船尚有残灯在: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残留的温暖。
  8. 更与儿曹饮一杯:表达了与朋友共饮的惬意,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光射琉璃”与“吐成蝃蝀”,形象地描绘了灯光的美丽。
  • 对仗:如“千红百紫”与“归船尚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盛哉”来强调节日的热闹。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元宵佳节为背景,通过对灯火、花卉和与友共饮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传达了生活的快乐与节日的欢庆,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宵:象征团圆与欢乐,代表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是吴门的特产,体现地域特色。
  • 莲花:象征纯洁与高雅,寓意美好。
  • 灯光:象征希望与温暖,增添节日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千红百紫”形容的是?
    A. 人群
    B. 花朵
    C. 灯光

  3. “归船尚有残灯在”中的“残灯”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景象
    B. 剩余的灯火
    C. 破旧的灯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正月十五夜观灯》 —— 王安石
  • 《元宵夜》 —— 崔涂

诗词对比

  • 杨万里《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王安石《正月十五夜观灯》:两首诗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但杨万里的诗更加侧重于花卉的美丽与灯光的璀璨,而王安石则更注重节日的氛围与人们的欢庆活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研究》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道士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二 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 书东迁褚氏壁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三 园中口占二首 其一 敬和东宫春日泛湖韵 孟尝君 戏成白发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韭字旁的字 水镜 冷水浇头 北道主人 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吭臆 精神满腹 金字旁的字 雨僝云僽 赤字旁的字 大肆宣传 必争之地 秘着 贝字旁的字 疾如风,徐如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