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31
百字令
作者:陈宝琛 〔清代〕
一秋过了,看东篱凋槁,霜下谁杰。独立略无迟暮感,自是义熙遣孑。位置南荣,瓦盆未厌,花好还须叶。寒泉相慰,从来不借馀热。犹记老圃亲浇,数丛留殿,纯白逾冰雪。澹到无言偏耐久,岂有缁尘能涅。转眼阳生,与梅交代,芳意何曾歇。落英餐彀,晚香存几休折。
秋天已经过去,东边的篱笆上花儿都枯萎了,霜降下来,谁的杰出?我独自站立,感受不到一点儿迟暮的感觉,自然是义熙年间的遗孤。这里是南方的荣华,瓦盆里的花虽不再新鲜,但仍需花叶相伴。寒冷的泉水安慰我,始终不借助任何的余热。我还记得在老园中亲自浇灌的情景,几丛花在殿前留存,纯白的花朵胜过冰雪。淡然无言却能耐久,何曾有尘埃能将我污浊?转眼间春天来临,梅花与我交替,芳香的意趣何曾停歇。落英缤纷,晚香还剩下多少可以摘取?
作者介绍
陈宝琛,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秋水,生于1700年,卒于1751年。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百字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反映了他内心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百字令》以秋冬之交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东篱花木的凋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独立略无迟暮感”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通过对寒泉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多次提及的“花好”和“叶”,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最后,落英缤纷与晚香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深邃,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珍视,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坚韧,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字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宝琛
C. 杜甫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的是什么?
A. 东边的篱笆
B. 一种花卉
C. 诗人的家乡
答案:A
“寒泉相慰”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安慰与宁静
C. 怨恨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