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1:50
故国残冬返,名山暇日游。
攀萝寻旧径,倚树眺新楼。
洞雪寒能积,岩泉净不流。
虎将金界涌,龙抱剑光浮。
客向空门散,僧开慧室留。
已堪招白社,何必访丹丘。
故国的残冬又回来了,我在名山中度过这闲暇的日子。
攀登着藤萝,寻找那条旧径,倚着树木,眺望新建的楼阁。
洞中的积雪寒冷而厚重,岩石中的泉水清澈而不流动。
老虎将金色的水流涌出,龙抱着剑光在水面上浮动。
客人们向空旷的寺庙散去,僧人开门让智慧的房间留住。
既然已经可以邀请白社的朋友,何必再去访求丹丘呢?
皇甫汸(约1570-1620),明代诗人,字仲明,号山人,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此诗创作于寒冬季节,诗人游历虎丘,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描绘冬日景象,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冬日游虎丘》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故国残冬返”开篇即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带有对过去的怀念。接着,诗人通过“攀萝寻旧径,倚树眺新楼”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徘徊,似乎在寻找曾经的足迹。
后半部分“洞雪寒能积,岩泉净不流”描绘自然的静谧,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的“虎将金界涌,龙抱剑光浮”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与美感,仿佛在诠释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最后,诗人以“客向空门散,僧开慧室留”来引申出对人生的哲思: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最终选择的是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启迪。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蕴含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出皇甫汸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冬日游虎丘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故国残冬”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客向空门散,僧开慧室留”中的“空门”指的是?
A. 空气的门
B. 寺庙的门
C. 大自然的门
D. 心灵的门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哪个地方?
A. 虎丘
B. 白社
C. 丹丘
D. 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