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

时间: 2025-05-10 03:55:48

诗句

向何许秋光看遍,最爱无人,夕阳庭院。

被酒登楼,倚歌垂泪意何限。

绿芜将夕,空凝眺、长洲苑。

慎莫久凭栏,别恨恐寒烟摇散。

日远。

算举头能望,却是故山尤远。

还乡梦短,也休想天涯吟伴。

更不奈荏苒年华,任黄叶西风催晚。

但旷野蛩声,如答离人悲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5:48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作者: 黄侃

向何许秋光看遍,最爱无人,夕阳庭院。
被酒登楼,倚歌垂泪意何限。
绿芜将夕,空凝眺长洲苑。
慎莫久凭栏,别恨恐寒烟摇散。
日远。算举头能望,却是故山尤远。
还乡梦短,也休想天涯吟伴。
更不奈荏苒年华,任黄叶西风催晚。
但旷野蛩声,如答离人悲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天的光景我看遍了,最喜欢的却是无人陪伴的夕阳庭院。我喝酒登上楼,倚着歌声流泪,内心的悲伤无以言表。绿草在夕阳下,空荡荡地凝望着长洲的园子。切忌久留栏杆边,别时的怨恨恐怕会随寒烟飘散。太阳远去,虽然抬头能望见,却还是故乡遥远。回乡的梦短暂,也不用指望天涯的吟唱伴随。更无奈时光流逝,任凭黄叶在西风中催促着晚秋的到来。只有旷野的虫鸣,如同回应着离人的悲伤。

注释

  • 何许: 哪里,何处。
  • 无人: 没有人的地方,表达孤独。
  • : 倚靠,依靠。
  • 垂泪: 眼泪流下,表达悲伤的情感。
  • 凝眺: 凝视眺望,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状态。
  • 慎莫: 切忌,不要。
  • 别恨: 离别时的怨恨,情感的痛苦。
  • 荏苒: 形容时间的流逝。
  • 蛩声: 蟋蟀的声音,用来形容秋天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44),字仲明,号惬园,晚号饮冰室主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以“无人”的庭院为背景,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借酒浇愁的意象更添了几分惆怅。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哀伤与秋天的氛围紧密结合,展现出“日远”、“故山尤远”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绿芜将夕”的意象,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而“别恨恐寒烟摇散”则是对离别的恐惧与无奈,暗示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追忆。最后的“蛩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离人情感的共鸣,回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何许秋光看遍: 表现对秋天景色的细致观察。
  2. 最爱无人,夕阳庭院: 表达对孤独的偏爱,夕阳下的庭院显得格外静谧。
  3. 被酒登楼: 喝酒后登楼,象征着借酒消愁。
  4. 倚歌垂泪意何限: 依靠歌声流下的泪水,情感难以尽述。
  5. 绿芜将夕: 绿草在夕阳的映照下,预示着生命的消逝。
  6. 空凝眺长洲苑: 凝视远方的长洲,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思念。
  7. 慎莫久凭栏: 提醒自己不要久留,以免愁苦加重。
  8. 别恨恐寒烟摇散: 离别的怨恨可能随着寒烟消散。
  9. 日远: 时间流逝,日子渐远。
  10. 算举头能望,却是故山尤远: 虽然可以抬头望向故乡,但实际上距离更远。
  11. 还乡梦短: 回乡的梦总是短暂的。
  12. 也休想天涯吟伴: 不要奢望在天涯有吟唱的伴侣。
  13. 更不奈荏苒年华: 更加无奈的是时光流逝。
  14. 任黄叶西风催晚: 让黄叶在西风中催促着晚秋的到来。
  15. 但旷野蛩声: 只有旷野中的虫鸣声。
  16. 如答离人悲惋: 如同回应离人的悲伤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黄叶西风催晚”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秋风催促落叶,增强了感伤气氛。
  • 拟人: “蛩声如答离人悲惋”赋予虫鸣情感,使自然与人的情感相互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个体在时光无情流转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 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光的流逝。
  • 夕阳: 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即将结束。
  • 庭院: 象征着归属感与温暖的家。
  • 黄叶: 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 蛩声: 代表着孤独与内心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人”意指什么? A. 热闹
    B. 寂静
    C. 朋友

  2. “别恨恐寒烟摇散”中的“别恨”指的是? A. 离别的痛苦
    B. 友情的温暖
    C. 欢乐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蛩声”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忙碌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侃的《长亭怨慢》更侧重于对离别与思乡的表达,而李白则在月下饮酒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孤独的豪情。两首诗均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但其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长亭怨慢》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挽观登使郑尚书 赠柯山道士郑云谷来住沣之洞辰二首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勉时思王和尚留 朝中措(癸丑寿安观使) 醉蓬莱(癸丑寿吕马帅) 满江红·才过新正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青玉案 癸未道间 和傅山父喜雨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麾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恒干 包含粟的词语有哪些 玄浆 螳臂扼辙 灰不溜丢 清毅 血字旁的字 恶言恶语 竹柏异心 画饼充饥 海象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