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3:29
原文展示:
街声崇墉隔,畏客陶诗兴。
枯梅三两株,仅有枝条剩。
斜晖卧竹棚,叠藓覆石磴。
始来觊联属,久去归蹭蹬。
万丈庐山高,苦恨无楼凭。
此时坐宽凉,忘却船如甑。
白话文翻译:
街道的声音与高墙相隔,生怕客人来打扰我的诗兴。
干枯的梅树零星几株,只剩下光秃的枝条。
夕阳斜照在竹棚上,青苔覆盖着石阶。
最初来时希望能与佳人相连,久别后却回到孤独的境地。
巍峨的庐山高耸入云,苦恼于没有楼台可以凭栏。
此时坐在凉爽的地方,忘却了船只如同蒸锅般的拥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政治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渗透着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江州分司时,诗人在外任职,面对孤独的环境与自然的景色,激发了他对人生、友谊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篇以“街声崇墉隔”入手,展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隔离感,接着“畏客陶诗兴”更是道出了他对外界干扰的敏感与对创作的执着。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诗人通过“枯梅三两株”与“叠藓覆石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萧条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中间部分的“始来觊联属,久去归蹭蹬”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期许与失落,令人感受到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万丈庐山高,苦恨无楼凭”更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庐山的巍峨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无楼凭栏则暗示着理想的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此时坐宽凉,忘却船如甑”则是对眼前宁静的珍惜与对烦恼的释怀,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整首诗情境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最终寻求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万丈庐山高"中的"万丈"意指?
诗中提到的“枯梅”象征着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