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7:52
作者: 钱起 〔唐代〕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
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駸駸。
这首诗描绘了广阔的寒云,层次分明,深浅不一。像龙一样的祥瑞之气,仿佛在捧着太阳,却又无法投下阴影。青翠的山岭被云雾笼罩,透出的一缕明光半隐半现。遥望帝都的方向,铁马奔腾,声音急促而远去。
此诗中提到的“从龙”、“捧日”均为古代文人对吉祥的寄托,表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能够获得成功与好运。诗中“帝乡”暗指长安,强调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与向往。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活跃于开元年间。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对山水自然的描写尤为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子恂赴京的场合,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寒冷的云彩开篇,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营造出一种清冷、苍茫的氛围。在寒云的衬托下,诗人通过“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这一比喻,试图传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里的“龙”与“日”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表明诗人对于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的“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奇妙,营造出一种层次丰富的画面感。山岭被云雾笼罩,隐约可见光亮,象征着前途虽有迷雾,但终将迎来光明。最后“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駸駸”一句,突显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以及友人离去时的壮阔场面,铁马奔腾,声势浩大,寓意着追求理想与奋斗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充分体现了唐诗的多重意蕴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对未来的期许,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寒云色”指的是什么?
“从龙如有瑞”的“龙”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帝乡”指的是什么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和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