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7:49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曹彦约 〔宋代〕
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 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 厥后依英荡,新来近达尊。 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来访我时弹琴的日子,听您倾诉琐碎的言语。 您在临武的政绩循良,却因忠愤而遭受大冤。 此后依附于英明的君主,最近又接近了尊贵的人。 如今却要回归故乡的路上,怎忍心面对建昌的城门。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文学造诣深厚,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彦约为悼念雷文卿而作。雷文卿是一位有政绩的官员,但因忠愤而遭受冤屈,最终回归故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雷文卿的同情和对其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雷文卿的悼念,展现了诗人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诗中“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一句,既赞扬了雷文卿的政绩,又表达了对他的冤屈的同情。“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则抒发了对雷文卿回归故乡的无奈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雷文卿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诗人对正义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雷文卿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反映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鸣琴日”比喻什么? A. 弹琴的日子 B. 诗人之间的交流 C. 友人的政绩 D. 友人的冤屈
“循良临武政”中的“循良”指什么? A. 政绩良好 B. 忠诚愤慨 C. 依附君主 D. 回归故乡
“却归桑梓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赞扬 B. 对友人的同情 C. 对友人的不舍 D. 对友人的愤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