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43:33
树头阳乌饥啄枣,
破红遶地青蝇老。
青蝇雨湿惊不飞,
残枣入泥人不扫。
西风落尽鸟亦归,
晋客齿黄终懊恼。
树上的乌鸦因饥饿啄食枣子,
破损的红枣在地上,苍蝇已老。
雨后苍蝇因湿而惊,无法飞起,
残留的枣子入泥,行人也不去打扫。
西风吹尽,鸟儿也都归去了,
晋地的客人因牙齿发黄而感到懊恼。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与王安石、苏轼等人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生活景象,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见长。
创作背景:梅尧臣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世的关系,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午后,梅尧臣在观察周围景象时所作,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乌啄枣》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秋日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状态与人间的冷漠。开头的“树头阳乌饥啄枣”,生动地描绘出乌鸦因饥饿啄食枣子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而“破红遶地青蝇老”则将视角转向地面,苍蝇围绕着破损的红枣,似乎在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接下来的“青蝇雨湿惊不飞”,则通过苍蝇的惊慌表现了秋雨带来的湿冷,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的交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西风落尽鸟亦归,晋客齿黄终懊恼”,则将视野拉回到人类,“晋客”代表着诗人自身的懊恼与无奈,强调了人们在自然变迁中的无力感。整首诗兼具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使人不仅感受到景象之美,更引发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世冷漠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乌鸦啄食的是哪种果实?
诗中的“晋客”指的是来自哪里的人?
诗中青蝇因为什么原因惊不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梅尧臣的《乌啄枣》更关注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王维则通过鸟鸣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哲思。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