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0: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5:19
过昭君故宅
作者: 崔涂 〔唐代〕
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
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
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
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昭君的深切怀念与悲哀。诗中提到,昭君以美貌安静了胡人的侵扰,自己却被迫远离故土,与众嫔妃不同。她不愿为征战出力,内心无愧于她的华美衣裳。如今她的身体已埋在青冢中,灵魂则应对画师心存怨恨。站在故宅前,见到寥落的江边景象,令人心生感慨。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这首诗是在王昭君的故宅前所作,昭君是汉代的著名人物,以其美貌和悲剧命运著称。此时,诗人正感慨于昭君的悲剧故事,结合社会动荡的背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过昭君故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王昭君的回忆,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与惋惜。开篇便用“以色静胡尘”引入,昭君的美貌不仅是她的资本,也是她命运的转折点。她的美丽使边疆安宁,但她却因此被迫离开故土,成为众多嫔妃中的一员,失去了个性与自由。
“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则进一步揭示了她内心的挣扎。昭君并不愿为权力与战争所牺牲,诗人在此表现了对她的理解与同情。而“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则表达了对她死后命运的沉痛思考,昭君的灵魂在无尽的怨恨中徘徊,画师的画作无法真实再现她的内心世界。
结尾的“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面对昔日的故宅,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奈与凄凉。整首诗在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中,融入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与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主要围绕王昭君的人生悲剧展开,表达了对美丽与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旧宅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胡尘”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对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和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魂应怨画人”表达了对画师的感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