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46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作者: 赵彦昭 〔唐代〕
主第岩扃驾鹊桥,
天门阊阖降鸾镳。
历乱旌旗转云树,
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
谷里莺和弄玉箫。
已陪沁水追欢日,
行奉茅山访道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人想象着太平公主在南庄的盛大宴会。诗的开头描绘主人的宅邸像岩石般坚固,鹊桥横跨,天门敞开,瑞气降临。旌旗在云树间翻动,台榭层层叠叠直入云霄。林间的花儿竞相开放,像平阳的舞蹈般欢快,谷中的黄莺伴着乐器的音声轻声唱和。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曾在沁水边追寻欢乐的日子,现在又前往茅山寻访道教的清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彦昭是唐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春,正值太平公主在南庄举行盛宴之时,诗人受邀应制,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和对太平公主的敬仰。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春的美丽景色和热闹氛围。开头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宅第的雄伟和场景的繁华,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欢快的气氛。接着,林间的花和谷里的黄莺,进一步加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参差台榭入烟霄”,展现了高低错落的建筑与蓝天相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富有音乐性,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宴会之中,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茅山的向往,象征着对清静生活的追求,也为整首诗注入了一种哲理的深度。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太平公主的敬仰及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鹊桥”象征什么?
A. 分离
B. 团聚
C. 忧伤
“参差台榭入烟霄”中“参差”指什么?
A. 高低错落
B. 整齐划一
C. 纷乱不堪
诗人提到的“茅山”代表了什么?
A. 城市生活
B. 清静生活与道教思想
C. 战争与冲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