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00
游子吟
作者:孟郊〔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母亲对远行游子的深情关切,诗中描绘了母亲在为游子缝制衣物时的细致情景,表达了母亲对游子归来的担忧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游子对母爱的感激与无法回报之情。
作者介绍:孟郊,字东野,号冷陵,唐代著名诗人,曾经历过科举的艰辛,诗风清新而深刻,常以民生为题,表达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人心惶惶,游子的离家与母亲的牵挂成为普遍的情感。诗中反映了家庭关系的温情与亲情的深重,尤其是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游子吟》是一首充满母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游子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展现了母亲为游子缝制衣物的场景,细腻而温暖,传达了母亲对游子的关爱和牵挂。这里的“密密缝”不仅展示了母亲的细心,也道出了她对游子安全归来的期盼。接下来的“意恐迟迟归”揭示了母亲对游子未来的不安,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母爱。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是对母爱的感慨,虽然游子心中有感恩之情,但却无法完全回报母亲的辛劳与付出。这里的“寸草心”与“三春晖”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游子的感激之情微薄而母爱的光辉却是无比巨大的,令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母爱的细腻,又引发了读者对亲情的深刻思考,使其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深厚的母子情,强调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呼唤人们对母亲的感恩和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游子吟的作者是谁?
诗中“寸草心”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lín)行密密缝(féng),意恐迟迟归。临:将要。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huī)。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