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26
寄淮南友人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思念故国的情感。诗中提到年轻的面容因故国的衰败而感到悲伤,青春的岁月在芳香的洲岸上停歇。不再等待朝廷的召唤,只是空着手持着宝剑游荡。海上的浮云使得驿站的道路变得模糊,而江边的月光也隐约遮住了我的故乡楼房。再次作为淮南的客人,因缘邂逅桂树而停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寄淮南友人》创作于李白晚年,正值他游历四方、心怀故国之时。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寄淮南友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开篇以“红颜悲旧国”引出主题,直接点明了诗人在青春年华中对国家衰落的哀伤。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不仅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还流露出对个人理想的无奈,尤其是“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既显示出他对官场的厌倦,也暗示了他作为游子的孤独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乡的向往,“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这里的“海云”和“江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意着诗人心中那份朦胧而又无奈的乡愁。最后一句“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桂树的意象再次勾起了思乡的情绪,象征着他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期盼。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青春的感慨,又有对国家的忧虑,最后化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出李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个人理想的无奈,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理想与情感的深刻思考,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在《寄淮南友人》中表达了对哪个地方的思念?
“不待金门诏”中“金门”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桂树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寄淮南友人》的详细解析,帮助理解诗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魅力。